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讲话稿: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给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明确的方向。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和交流活动,起草了2个重要的文件。可以说,学校已经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育人方略。下一步,关键是落实!特别是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创造性的落实学校的育人方略!
一、大力宣传学校的育人方略,让其成为全校师生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
湖北文理学院的育人方略,主要体现在学校这次出台的2个文件之中,一是《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二是《“协同育人337工程”实施方案》。结合学校章程,我认真梳理了一下,其主要内容应该有: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综合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坚持“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教育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
——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服务地方、开放办学等“五大”发展战略。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人成才规律等人才培养的“三个”规律。
——坚持协同育人。坚持“人人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等“六大”育人理念。坚持“让学生享有更好教育”的基本价值观,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校、院两级管理体系”,确立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等等,应该成为全校师生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
二、落实学校的育人方略,中层干部和专任教师应有更强的执行力。
20年来,学校从师范专业为主的专科学校,转变为工科专业为主的本科学校,下一步,我们还将转变为交通类专业为特色的工科学校,学校全体教职工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2015年,党中央决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必将对我们这类地市州高校带来巨大的冲击震荡。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习总书记特别提出了要增强“狠抓落实”等8个本领,为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唐峻书记讲过:“功成不必在我、功不成我必有责”,应该成为中层干部的价值追求!当前,我们应以不认命、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立足于本职岗位,扎实落实学校的育人方略,炼好内功,主动迎接国家“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扎实推进协同育人337工程,努力提升学生的终身竞争力。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就是要将学生培养好!着眼学生长远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着想。立德树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从学生工作来讲,当前,要认真抓好5项工作:
1.继续完善学生工作的顶层设计。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成人成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生工作全过程。坚持做好四条线的学生发展定位,一是分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上线。二是广泛开展素质教育,拓宽成人成才的发展线。三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筑牢道德文明的基本线。四是持久开展安全教育,守住生命安全的底线。
2.扎实推进“协同育人337工程”,紧抓教风学风一体化建设这个牛鼻子,落实学生工作量等制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满足学生对更好教育的需求。
3.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系统化设计。探索“党建+”工作模式,以“五个校园建设提升计划”为载体,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深度融合。
4.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全面推行交心谈心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5.推进校园文化的特色语系建设。在隆中谋天下,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像诸葛亮一样读书去,新一代卧龙出山,已经成为湖北文理学院特有的语言体系,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体系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支撑其更好的发展。我们将立足于学生工作岗位,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坚持“四个自信”,以智慧文化为核心,继续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把“认真”二字刻入灵魂,把“勤奋”二字植入骨髓,为学校的“创大”做出新的贡献。
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王奎
高校思政课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政课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新要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关心下,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办学条件、氛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和广阔的前景。
高校思政课办得怎样,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对照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力度、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切实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遵循规律,深化课程内容建设
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育人功能,就必须要不断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深刻理解彼此之间内在的客观联系和逻辑关系,做好课程内容建设。
首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因时而进”,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体现时代性,保持先进性。“因势而新”,就要求我们要因势而为、因势利导,在把握大势、趋势的基础上,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使教学内容更新鲜,教学手段更新颖,话语表达更新潮、透彻。
其次,做实集体备课环节,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制度化推进集体备课会,所有老师全员参与,共同研讨。“备基础理论”、“备热点”、“备教学方法”、“备学生”。遵循规律、贴近学生特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有计划、分章节和专题逐步进入课堂,根植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处。
思政课教学要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教学的主要矛盾,也就是教与学的矛盾。“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没劲”就是这种教与学矛盾在一些课堂的表现。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谁教?为谁学?这是教学目的上的矛盾。二是教什么?学什么?这是教学内容上的矛盾。三是怎样教?怎样学?这是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的矛盾。四是教得如何?学得如何?这是在教学效果上的矛盾。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矛盾,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满足感。
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增强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用好课堂,激发激活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教师“教”的能力,学生“学”的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一是要开展“问题式”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方法的吸引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授课方式,多采用“问题式”的方法,进行师生双方互动,以达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获得感,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满足感。
二是要注重话语体系转换,贴近学生思想特点,提升课题语言的感染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课堂讲授,避免学术化、教条式、宏大叙事的说教模式,要创新理论话语表达,真正做到讲理论接地气,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
三是要大力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综合运用慕课、微课、微博、微信、QQ等新技术手段,真正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三、抓紧关键,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关键是教师。
首先,要增强教师理论自信。“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自信,对所传的道、所讲的理自己要有坚定的信仰。如果教师对自己所讲内容不信,再科学的知识、再完美的理论、再深刻的思想也不可能传授到学生身上去。因此,要在严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格和准入的同时,对现在岗教师要加强培训,使他们真正有信仰并讲信仰、有道德并讲道德,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教师。
其次,提升教师知识能力、学术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说理,而不是说教。离开了科学研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不可持续的。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各类教学研究课题,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马研马”意识,聚焦于马克思主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学科学术前沿问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阐释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提升课题教学的学术含量,防止“形式化”“表面化”的照本宣科。
最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要通过规范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借鉴,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切实解决课堂教学效果不平衡的问题。聚全体教师之力建设“精彩课题”建设,加强集体学习研讨,规范课堂教学内容,坚决反对“我的地盘我做主”。

 
热门领导讲话稿范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