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在课堂上“分心”的学生,都要与那些玩“玩具”的学生“斗智斗勇”,在与他们的“较量中”,提高教育艺术和课堂管理水平,赢得学生的敬佩。否则,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远离讲台,无法担当起教育的职责。
早期,没有电子产品,学生会偷着玩“扑克”、“象棋”、“五子棋”等等玩具。当然,看课外书,发呆,胡思乱想,都是课堂上的“非主流”现象。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与任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有关,同时,也与学生家庭,班主任管理、校风、学风等因素息息相连。
随着经济发展,从学生的课堂“玩具”可见一斑:收音机、电子宠物、mp3、mp4、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可以说,从学生的“课堂玩具”就能知道这种东西的普及程度。
现在的智能手机,令各个学校伤脑筋。措施五花八门,但还是屡禁不止。学生好奇、贪玩,个别家长态度暧昧,让学校和教师管理起来力不从心。
虽是个别学生,但影响教师情绪,破坏课堂纪律。这也是“贵重物品”,往往因此引起纠纷。手机上网,容易成瘾,学生自制力差,经常这样,可能荒芜学业,从此一蹶不振,让人痛心。
听说,美国一些学校,让学生接触前沿科技,使用平板电脑改进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都是“工具”,改变思路,变堵为疏,增利减弊。
我校,一班主任,尝试用一个只能简单接打的手机,让班长管理,以方便和家长联系,效果还算可以。
当然,减少学生上课分心,玩耍,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师的自身人格魅力,专业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进步,培养毅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首先,教师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特别为容易分心的学生制定“小灶”,倾注更多的关心和体贴,让他们每一节课都能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快乐。
第二,设计一环套一环的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去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每个学生都有活动中的角色,让他觉得他很重要,离开他,这个活动就无法进展下去,这样减少他分心的机会。
第三,通过分享学习成果,让每个学生都展示他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他的情感体验。他的成就得到欣赏和赞扬,就会在他的内心积淀正能量。
如此,让课堂精彩起来,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主流”的求知者,他们所获得的求知快乐大于“偷玩”的娱乐,我们的教育就成为幸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