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反思 调控动态的生成


在教学开放性较强的学习内容时,我往往会担心预设不够,不能有效把握课堂资源的生成。
在一些优质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很善于从学生独有的学习思考中,进一步引导、拓展,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头脑清晰的讲授者,还要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
而如何有效调控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具体情境中,面对多种可能的生成资源,除了需要充足的备课,随机应变的教学技能,悦纳欣赏的态度,还需要教师灵活筛选有效的学习资源。
而如何筛选,吴正宪老师的一番话给了我很多思考:“与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能触动学生的交流欲望、思考兴趣的生成性资源必须用好;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联系,并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生成性资源必须用好,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问题,只要有价值的都要用好。”在面对孩子独特的想法时,教师在有限时间内,要先筛选信息,合理判断问题的价值,再巧妙灵活地引导、激励,而照盘全收,一些问题探讨价值不大,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对于一些“别致”的问题,漠视、直接否定、勉强生硬地拉回预设的轨道都是不可取的。
正是课堂上那些不同的声音,如若经过了恰当引领、适时启发,往往会帮助孩子们打开另一个思考问题的视角,促使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上升至一个新的阶段,它们是课堂上的闪光点,是极为宝贵的。
在课堂上,我也要努力做好一个倾听者、决策者、引导者,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灵活应变,合理调控课堂的生成。

 
热门教学反思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