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书目是《青铜葵花》,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曹文轩,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盐城人。
曹文轩在儿童文学领域成就斐然,2016年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其主要代表作品有《草房子》、《红瓦黑瓦》、《青铜葵花》、《细米》等等,其中《草房子》改编拍成了电影,小学通常会组织学生进行观看。
曹文轩作品的特点是其擅长运用有如小河流水一般细腻平静的描述性语句,将人们生活环境中自然风景的静美和人们情感上的纯美,像全景照片一样清晰的展现出来,然后,再将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的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延续了作者纯美的写作风格。小说中充满了极为丰富、极为动人的细节,这些细节让整部作品显得血肉丰满,气韵生动。虽然这是部正儿八经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其无法用“儿童文学”来简单定位,而是值得向所有人推荐。
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五十年代末的苏北农村。一位擅长用青铜创作葵花作品的雕塑家,离开城市,带着7岁的女儿葵花来到农村干校接受劳动锻炼。在一个葵花盛开的季节,雕塑家画下了他这一生所见过的最美的葵花,返回时,他乘坐的小船在旋风中翻沉……女儿葵花被托付给了大麦地的一户人家,然而这个家庭却是大麦地最穷困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葵花有了爸爸、妈妈、奶奶、还有一个哑巴哥哥—青铜。他们一起经历了水灾、蝗灾、寒冷和饥饿。在这些艰难困苦中,青铜一家没有自怨自艾和自暴自弃,苦难没有将他们摧毁,反而在苦难中,他们人性的光华熠熠生辉。青铜自愿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葵花;为了供养妹妹上学,青铜大雪天去卖芦花鞋;为了使葵花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在灯下学习,青铜可以去抓萤火虫做南瓜灯;当葵花参加学校的文艺节目,要带银项链却又买不起的时候,青铜为他做了一串晶莹洁白的冰项链;当年迈的奶奶一病不起的时候,葵花偷偷去南方捡银杏只为了给奶奶治病… …这种可以感动天地的温情从头到尾在小说里回荡,这也使得我们看到了苦难价值的所在。在写这些苦难的时候,曹文轩先生并没有艰涩的寻找苦难背后的原因,他没有质问社会也没有抨击现实,他只是将这些苦难化作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作者不仅仅是单纯地写苦难,他更想表现的是人们在苦难的重压之下所散发出来的人性之美。所以,在作者的笔下,苦难总是与希望、善良、美好相伴而行的,苦难得到了一种诗意的、抒情的、唯美的表达。
也许在现在孩子的眼里,小说中展现出的世界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五七干校”,他们没见过大河、草垛、芦苇丛、芦花鞋、茅草屋,他们也不能理解什么是贫困、灾害和饥荒。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不能理解“苦难”这两个字的含义了。他们更多的是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我们经常会看到社会上出现孩子不堪挫折或压力而轻生的报道。每当此时,我们不禁会感慨“现在这些小王八蛋到底怎么了?”生活不只是有幸福和快乐的。苦难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关于苦难,关于挫折,我们又传授了多少经验给孩子?现在的孩子应该来了解这曾经真实发生在他们祖辈父辈身上的苦难历程,他们应该了解别样的生活与人生,并从中感受到一些对他们自己的人生有用的东西。
在人类的历史上,苦难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苦难,而人们勇敢面对苦难的精神力量也是永恒的。当久已习惯安逸与享乐的人们面临猝不及防的灾难时,什么能够鼓舞他们勇敢地面对痛苦,什么能够支撑他们坚强地生活下去?我想,只有人类亘古相传、永恒不灭的精神力量。在苦难中顽强展现光芒的纯美与大爱。当我们看惯了繁华和喧闹,甚至人情冷暖。让我们捧起这本小说,置身于书中纯净朴素的乡野风景,聆听青铜和葵花兄妹俩苦难生活中快乐又幸福的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