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业问题的反思 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老师们一起开玩笑,说你真严格,学生从来不敢不完成她布置的作业和任务。每人爱找班里厉害的学生当课代表,这样作业就容易收齐等等。很显然,其实到毕业年级,随着学业任务的加重,作业问题往往是学生,包括老师心中的痛点:老师总觉得学生作业完成不够认真及时,太被动,学生又总抱怨作业太多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业其实就是练习。合理的作业、练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天经地义的。连孔老夫子不也说过“学而时习之”嘛。国外教育家克林伯格也指出:练习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是一切教育、教学过程的现象形态及其领域的本质特征。
虽然也有一些教育研究者大谈特谈作业扼杀儿童创造力之类的观点,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离开了作业,离开练习巩固,谈不上学生成绩的提升,更不用说什么核心素养的落地了。
如何改变作业的“痛点”地位呢?首先从作业的设计上,钟启泉教授提出了三个原则:1.基于课标的作业作业设计。2.基于单元的作业设计。这一点主要强调老师们设计作业要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注意知识的系统性。3.基于差异的作业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层次作业。
要改变学生视作业为洪水猛兽的状况,当然还有作业量的问题了。合理、适量这个度拿捏好太重要了!我认为:1.首先还是要树立一个意识,那就是高效用好课堂的40分钟时间,这是作业高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没有高效的课堂,只想着用海量的作业来提高成绩是不可能的!2.作业求精不求多。精,就是要精挑细选,而绝非随口布置某某资料上第几页到第几页。3.作业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反馈。4.检查和反馈作业不能过于依赖课代表和组长。随着年龄的增加,部分学习习惯特别好的孩子当然没有问题,很多学习态度不很端正的孩子,偷懒和掩饰的本领也越来越强了。任课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要解决好作业问题,在教学工作中的需要不断摸索总结创新尤为重要。例如,王红顺老师提出的班级设立作业协调员(总量控制、学科平衡)的创意。还有他刚刚在朋友圈里提出的,提升作业质量的三个创意:1.作业本与演草本合二为一。就是作业纸一分为二,一边可以写验算的过程或者解题思路。由此实现思维可视化,还有效防止作弊。2.作业本设立自检栏。自己标出哪些题做得有把握,哪些题没有把握。3.老师为每道题预设完成时间。有利于孩子养成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些创意真的很值得学习与借鉴。

 
热门教学反思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