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我很喜欢他的散文,总会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感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 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适合喝清茶细细品味的。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30岁前就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作品包括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其中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诸多作品的思绪来源,主要是和他的经历有关。
林清玄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及读书时代的事情,他说:“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都考红字,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超过60分,很高兴地拿回家给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坏了!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创意最好。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拿到第7名到17名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吧。为什么提到第17名呢?那是我自己成功的秘密——小时候我们那班只有17个人。”
在林老的教育观念里,一直觉得好孩子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他认为孩子很需要大人的保证,考大学的成绩也不代表什么,可能孩子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这个世界的教育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的小孩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教育成一样的样子,这是个大问题。
因此,这给我的启示就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因材施教,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孩子,唤醒所有孩子内心的种子。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坏孩子还没有唤醒种子,没认识到自我,还浑浑噩噩地活着。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用心去唤醒不同的孩子内心的种子,让他们都能开出最耀眼,最与众不同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