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发展改革和统计工作会议发言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以及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统计工作,研究当前统计工作形势,部署2018年重点任务。
一、全面深化改革,2017年统计工作成绩显著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统计系统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部署,全力推动《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统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不断完善统计供给,不断净化统计环境,统计改革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
坚持党对统计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不折不扣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党的领导贯穿统计工作方方面面。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宣传宣讲,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切实学懂弄通做实,营造了良好的学习贯彻氛围。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程,认真抓谋划、抓部署、抓督导、抓落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切实提高。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坚决惩治以数谋私、权力寻租,坚决防范和遏制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为统计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二)聚焦重点难点,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2017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意见》各项改革任务在重庆落地提供了行动纲领。我们对标对表落实各项任务部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和问责制。严格落实《关于统计机构负责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试行)》,强化监督检查,压实全市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主体责任。建立统计违法约谈及通报制度,研究统计违纪违法案件处分处理建议和案件移送办法,与市纪检监察部门建立移交查处统计违法行为联动机制,对统计违法责任人予以党纪政纪责任追究,强化和追究地方党委政府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领导责任。约谈6个区县政府分管统计工作领导,通报部分区县党委政府违反统计法精神和国家统计政令的做法及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依据干部管理权限将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案件分别移送市级和区县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法进行处理。提升领导干部统计法治素养。区县和部门鼎力支持,市委组织部把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领导干部培训必修课,市普法办将统计法律知识纳入全市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各级党政机关与统计系统联合举办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培训,依法治统日渐形成合力。探索健全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拟定《关于协管区县(自治县)统计局主要负责人调整工作程序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区县统计局主要负责人管理。重新确定237个统计工作重点镇街,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重点任务落实方案中将“研究探索统计工作重点镇街管理体制”作为“完善统计体制”的具体举措,持续推动重点镇街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稳步推动局队部分业务分工调整优化改革。统计业务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行业统计一套表并轨工作各项任务全面落实,联网直报平台完成相应功能改造,区县业务调整基本到位,业务分工和业务流程持续优化,2014年以来实施的行业一套表改革主体阶段工作圆满收官。国家统计局高度关注,与重庆局召开专题视频会议了解改革情况,研究在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中运用重庆改革经验。
(三)着力防范惩治,依法治统从严治统开创新局面。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统计部门依法治统的利剑。市政府第191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办法》,要求抓紧开展贯彻落实,严守统计工作纪律,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为《办法》落地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我们严格执行《办法》规定,加快建立制度机制,取得明显成效。统计违法举报制度逐步健全。印发《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举报规定(试行)》,进一步畅通反映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行为渠道,扩充反映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行为方式,完善举报受理、核实、处理责任。全年受理4起举报案件,通过核查,对12家企业进行了处罚。统计诚信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制定《关于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局加强统计领域信用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统计诚信体系建设作出整体部署。把统计信用列入全市信用体系“红黑名单”,将统计严重失信企业纳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统计违法成本。建立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承诺制度,开展工业统计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在库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承诺,统计诚信建设关口进一步前移。统计执法监督不断强化。持续加大“双随机”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全年检查100余家企业和单位,给予51家企业和单位警告、罚款行政处罚,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3起案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区县自主执法同步加强,19个区县对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2017年市政府第191次常务会议明确要“加快成立统计执法监督局,充实统计执法力量”,统计执法监督局组建工作进展顺利。
(四)完善制度机制,数库智库建设实现新进展。
“数库”日益丰富。制定宏观数据库管理办法,形成规范、流程化的数据库运维管理;运用“五证合一”成果,新增工商部门数据及外资企业数据。持续开展数据库推广使用,数据库扫盲普及工作基本完成;逐步推动“数库”向区县开放,进一步激活“数库”价值。开展经济普查微观数据开放利用研究,微观统计数据开放与管理取得初步进展。调研部门统计调查平台建设情况,收集统一建设数据采集平台的意见建议,启动全市经济社会及环境资源统计数据库建设,推动部门数据联通共享。“智库”日渐完善。不断健全配套制度和激励机制,完善课题研究参与和申报形式;进一步理顺数据生产任务,为分析研究工作腾挪时间和空间;持续推进微观数据挖掘与分析应用,全员参与统计分析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制度约束,强化行业分析研究对行业全貌的展示,强化行业统计人员对行业全貌的把握,“智库”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增强重庆统计学术委员会力量,统计学术委员会对“智库”建设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五)坚持改革创新,重点制度方法改革赢得新突破。
认真落实三大核算改革任务。着手研究地区统一核算工作机制和方法,为实施统一核算做好准备。稳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编制方法研究,试编2015年度全市主要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账户。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成果入选第十九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推动研发支出计入地区GDP核算改革,核算2004年以来全市研发支出新增GDP。稳步开展绿色发展评价。制定《重庆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开展区县绿色发展指数测算和评价。完善《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源产出试点调查全面推开。完善环境统计制度,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碳排放考核统计工作。不断健全新经济统计调查体系。建立新经济调查名录库,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重点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派生性服务业等新经济统计和监测制度。探索外向型经济统计,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完成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商业模式调查与监测,探索开展“三新”农业核算。重庆新金融统计制度正向全国推广,研究成果获国家部委院所专家高度评价。创新开展重要制度方法改革。研究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统计监测体系,反映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成效。推进农业遥感测量技术常态化运用,初步建成遥感测量平台,实现农产量调查由对户调查向对地调查的平稳过渡。推进住户电子记账,搭建覆盖全市的电子记账平台。建立工业产能利用率监测制度,探索重点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状况安全监测预警,作为唯一省级单位在国际产能利用统计论坛作报告并获好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统计核算方法正式运用,建立服务业生产指数编制方法,测算规上服务业劳动力需求指数,反映服务业运行态势和发展成果。研究具有重庆特色的自贸区统计体系,探索运用通讯大数据开展人口数据动态监测。
(六)突出统计特色,咨政服务水平迈出新步伐。
深化监测预警。初步建立监测框架体系,编印《重庆经济监测报告2017》,全方位监测全市经济运行。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开展工业企业成本变化、企业债务、产能利用率监测,形成反映工业经济运行全貌的监测制度;实时监测房地产形势,开展商品房库存情况预警和销售价格监测,为市委、市政府调控房产市场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开展夏季消费统计调查,获市领导高度认可。特色小镇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成为全市特色小镇选定标准。深入研判经济走势。发起统计分析“决战2017”号召,深度开发挖掘统计数据,研判全市经济运行,以“1+N”分析报告和《重庆发展报告》《重庆经济结构性分析报告》等有统计特色的报告和各类统计信息,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年被上级采用经济信息420余篇次,中央领导批示5篇次,中办国办采用7篇次;30余篇统计分析得到市领导肯定批示。各区县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研判,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意见,众多分析获得领导批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措施。强化数据服务和统计宣传。及时发布解读统计数据,实现通过“数据重庆”APP推送统计分析,宏观数据库更新数据150万笔,工作库访问量超过2万次,文献库累计浏览超过1万次。编印《直辖二十周年重庆发展报告》和长江经济带统计资料,展示反映重庆发展成果。推进统计公开透明,成功举办第八届重庆统计开放日,扎实开展舆情监测,合理引导公众预期。38个区县全部完成“数据重庆”APP建设工作,数据服务工作纵深化发展。
(七)拧紧责任螺丝,数据质量管控得到新提升。
健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严格入库、畅通出库,强化审核确认,对2500多家调查单位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名录库基础牢靠。规范催报和数据审核查询,严厉惩处迟报、查询回复不力等行为,区县数据质量责任进一步压实。把行业处室涉及的专业数据纳入评估范围,强化行业与专业数据逻辑匹配性评估,新建工业、贸易外经统计质量控制办法,数据质量评估办法进一步健全;各区县相继制定细化的统计数据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在全系统实施全程、全员、全域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目标基本实现,数据质量的“防火墙”日益牢固。统计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严格实施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公示制度;制定统计调查证颁发和管理办法,规范统计调查证印制、核发和管理。建立《区县统计局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台账》《乡镇(街道)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台账》,对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正式实行“台账式”管理。
(八)强化统筹协调,普查和大型调查取得新成果。
高质量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全市x个乡镇(街道)、x个行政村(居委会)、x万户农户、近x万个农业经营单位的调查登记和数据核查任务,顺利完成农普数据处理、审核验收、数据发布等工作,获得海量我市“三农”最新家底基础数据。积极筹备第四次经济普查。成立“四经普”筹备机构,启动“四经普”准备工作,完成企业组织结构调查试点,市级和区县普查经费预算编制有序进行。各类调查稳步实施。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统筹协调保障,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圆满完成。启动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简称ICP)调查,2017年投入产出调查和201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有序开展。建立“云端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强化自主项目策划,全年完成32项、65次社情民意调查,调查样本量超过x万个,为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民情民意。
此外,各项统计调查业务顺利完成,统计政务管理、干部管理、财务管理及科研教育、后勤保障、老干部服务等工作都取得明显进步。各级统计机构和各部门完成了大量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创新工作机制、推进统计改革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新经验、新成绩,共同促进了全市统计事业协调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辛勤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向多年来理解、关心、支持统计事业发展的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向统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二、立足新时代,准确把握统计工作新形势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完善统计体制”,将统计工作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的工作部署。统计迎来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也进入攻坚克难期和转型变革期,统计既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落实党中央对新时代统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统计理念,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在十九大精神中找方位、找坐标,把统计工作放到全市改革发展全局中思考、定位、布局,立足新时代、研究新矛盾、谋划新发展、制定新战略,着力抓重点、强弱项、填空白、补短板,发挥统计智慧,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一)中央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对统计工作指明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发展观速度观、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高数据科学性精确性、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科学回答了统计如何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时代、服务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引统计事业继续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央《意见》《办法》和重庆《实施意见》出台后,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从统计执法情况来看,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在个别区县和部门仍不同程度存在,地方党委政府下发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精神文件者有之,部门违规行政干预企业独立上报统计数据的情况者有之,审核把关不严甚至弄虚作假者有之,企业编造、虚报统计数据者有之,抵制执法检查者有之,统计行政管理和执法检查不力者有之,性质较为恶劣,后果较为严重。统计造假作假是危及统计事业的毒瘤,我们要以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为根本,推进完善统计体制机制。继续以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办法》《实施意见》各项任务为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职责,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抓紧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举措,全力以赴抓部署促落实;要搭建起及时发现惩治统计违法行为的完整体系,全力推动形成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假的高压态势,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不敢、不能、不想造假问题,保护好重庆统计的青山绿水。
(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统计工作提出新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对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但长期以来统计监督反映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被虚化、弱化、淡化,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情况的正确反映存在很多空白。这要求我们,要更加着力反映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变革,更加专注反映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发展进程,更加广泛反映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反映开放成为必由之路的发展轨迹,更加全面反映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成就;要对标对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构建领域完整、标准完善、指标健全、方法科学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努力实现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领域建设的全覆盖;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庆“两点”“两地”战略定位,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重点针对“8+3”行动计划,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统计监督,充分发挥统计的风向标、导航仪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及时如实反映情况、揭示问题、纠正偏差。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市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发展思路和制定工作举措的根本要求,但长久以来重总量速度的传统统计理念,统计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够全面,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不够健全等原因让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统计短板。我们要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全面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毫不松懈做好经济统计,认真实施好质量、结构、效率、效益等方面的统计,加快建立适应、反映、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不断完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统计,推动建立引导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用统计数据客观反映全市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进程;要研究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评价体系,强化用效率效益指标监测评价经济发展,全面展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效,努力反映供给需求、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等的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反映人民群众多样化美好生活需求,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新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监测和民意调查,客观反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准确展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营商环境、城乡融合发展、内陆开放高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创新开展统计监测和评价,展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新进展。
(四)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对统计工作作出新部署。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为行进目标,对现代统计调查体系的内涵进行了拓展丰富,提出要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对照统计现代化的内涵,我们还突出存在统计手段运用不够现代,与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井喷”式增长的大数据资源还不相适应,统计生产方式和统计产品服务供给与“互联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于大数据运用成效的统计还未建立等弱项。我们要按照全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部署,围绕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快推进统计智能化应用,全面启动全市统计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建设,促进统计资源由条块分割向信息共享转变,服务基于精准统计的政府治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新经济统计调查方式方法,将部门行政记录和大数据作为新经济统计资料的重要来源,加强智能产业发展和智能化应用推进情况监测;要着力推动统计手段创新,努力形成基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记录和大数据广泛应用的“互联网+”统计生产方式;要在“数据重庆”APP移动客户端和以“三库”为基础的统计分析智能化数据分析流程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统计产品展示方式,让统计数据动起来、统计分析靓起来、统计产品活起来。
三、服务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2018年统计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加强党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两地”定位“四个扎实”要求和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定不移完善统计体制,不断深化统计改革和创新,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着力完善统计供给体系,努力提高统计供给质量,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为全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提供坚强统计保障。
(一)全面落实《意见》任务,不断完善统计体制。
进一步夯实责任制,强化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主体责任,明确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数据质量责任。进一步健全问责制,完善与任免机关、纪检机关、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问责机制,确保统计造假作假责任追究到位。督促各级统计机构建立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建立常态化记录移送机制,推动违规干预记录作为领导干部交流、提拔和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统计体制”精神,开展统计体制影响因素研究,探索完善统计体制的思路举措。进一步完善职能设置,探索重点镇街统计管理办公室作为派驻机构纳入区县统计局进行垂直管理;持续加强对区县统计局主要负责人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局队业务分工调整,实现月度劳动力调查和“四下”企业调查工作顺利交接、平稳过渡。
(二)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切实加强统计监督。
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构建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质量效益评价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完善经济转型升级监测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分区县转型升级进程监测;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开展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标体系研究、新经济发展和“三去一降一补”监测;围绕创新驱动,研究构建反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程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创新活动监测;围绕住房体制改革,探索建立适应“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统计监测体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调查,建立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大健康服务业发展监测研究,探索建立民生投资监测指标体系。
(三)深化制度方法改革,丰富完善统计供给。
稳步推进核算改革。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深改组会议对推动三大核算改革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精心做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探索编制2016年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不断完善区县核算方法制度。继续开展林业增加值核算研究,完善文化、旅游、民营经济等核算制度。做好绿色发展评价。充分发挥统计引导作用,认真做好绿色发展评价工作,特别是国家评价结果发布后的分析解读工作。研究绿色发展指数,开展区县绿色发展评价,探索研究绿色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继续实施区县能源平衡表编制试点,加强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统计,健全能源计量和消费统计指标体系,推动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完善新经济统计。开展互联网经济统计调查,加强网上零售、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子商务、城市商业综合体、服务贸易重点企业的统计监测,探索互联网出行、医疗、教育等互联网平台统计;研究“数字经济”、现代供应链和分享经济统计,切实解决热点经济活动无据可依、无数可用等问题。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三新”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推进“三新”统计常规化;开展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以及体育产业等新领域数据测算和核算方法研究,着力补齐短板,充分反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和新经济对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作用。利用局队业务分工调整,加快形成全口径工资统计方法。开展营商环境调查和试评价工作,为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统计参考。
(四)防范惩治造假作假,大力提高数据质量。
狠抓《办法》贯彻落实。加快建立健全落实执行《办法》的制度机制,完善统计违法举报工作制度。坚持辩证、历史看待数据失实成因,全面执行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持续加大统计执法监督力度和典型统计违法行为的通报曝光力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推动依法治统向基层和各领域延伸,增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领导责任的自觉,建立对被约谈对象的回访制度,完善统计违法违纪案件认定移送机制,着力营造不敢统计造假、不能统计造假、不想统计造假、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良好氛围。增强统计执法力量,优化统计专业执法监督队伍,提高统计执法监督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规范统计信用体系建设,认真贯彻统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和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统计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断加大统计造假作假成本。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严格履行独立调查、独立报告职责,对数据生产各个环节制定质量控制办法,不断完善全程记录、全程留痕的全员全程全域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加强统计工作规范性统一性管理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行业统计一套表工作业务流程,强化行业统计人员培训;理顺市级和区县级数据生产责任,加强督查督导,实现行业统计一套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坚持数据评估质量会审会议制度,切实加强数据生产流程扁平化管理和数据质量的审核评估;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跨行业跨专业的关联数据自动审核系统,不断强化数据审核。
(五)推进统计智能化应用,全力服务创新发展。
在前期实现部门综合统计数据联网直报与资源共享,探索研究部门调查对象与原始资源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市统计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建设。建立统计数据智能生产云系统,统一政府统计数据采集入口,实现统计数据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云端化;构建全市统一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宏微观统计数据仓库,集成各部门的经济社会单位(包括企业、医院、学校等)、经济活动、人口等宏微观数据和行政记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互联网抓取、电子商务平台、物联网感知和民间调查等非传统数据资源,开展政府、社会和互联网大数据的智能化比对和挖掘分析,用相互印证的宏微观统计数据,着力打造推动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统计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2018年将梳理部门统计报表制度,优化统计指标体系,形成综合统计报表体系网架,并在部分市级部门开展利用统计联网直报系统采集统计数据试点。同时,完成互联网大数据抓取、电子商务平台和物联网感知等非传统数据应用标准和技术路线研究。这项工作既是综合统计部门的改造升级,也是部门统计的融合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待仰仗全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六)强化分析研判和数据解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围绕新时代国家和重庆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全市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加强统计数据分析解读及政策研究,为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合理引导预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服务。完善制度机制。深化数据库、文献库和工具库“三库”建设;推动“智库”建设向区县下沉,建立市区(县)联动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全系统的智库作用。加强分析研判。研究全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税收等效率效益指标解读全市经济发展,加强效率效益指标的行业、区域等结构性分析;开展僵尸企业、非金融企业负债、企业降成本、主城区住宅市场等供给侧结构改革成效分析和解读;强化研发经费(R&D)投入产出情况、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人口、生育和养老问题研究,形成一系列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研究报告。充分运用先行指标和现有经济数据的统计挖掘以及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强化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测预判,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主动预警预报。强化数据发布解读。优化微观数据仓库和宏观数据库功能,拓展数据资源,提供更丰富的统计产品。推广“重庆数据”宏观数据库建设经验,将条件成熟的区县数据纳入“重庆数据”区县级子库。聚焦社会公众关切,深入解读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加大对重大改革和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更加有效引导社会公众理性预期。
(七)扎实开展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摸清查实家底数据。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政府行为,事关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按产业活动单位统计等重大统计改革事项。落实国务院经普办统一决策部署,全面启动经普工作,细化分解普查任务,层层督促责任落实。按照国家“四经普”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科学设计普查方案,统筹组织综合试点,着力抓好机构、经费和人员“三落实”,深入开展普查宣传动员,强化业务培训,确保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针对普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惩普查中的违法行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结合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发布工作,积极探索微观统计数据开放与管理,推动“三农普”数据最大范围公开。深入开发农业普查资料,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发展和脱贫攻坚战开展课题研究。有序推动2017年投入产出调查工作,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筹备工作。
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六个聚焦”,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统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着力加强政治建设。
坚持党对统计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首要任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为主要抓手,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破立结合,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适应新时代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必须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全市统计系统全面掀起学习热潮,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统计改革发展、服务全市战略决策部署的思路和举措。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市统计工作者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三)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必须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压实党支部职责,创新支部生活方式,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壁垒作用。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管党治党压力,规范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将主题党日作为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落实支部建设各项任务的重要载体,坚持“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四)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
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实现统计事业健康发展,必须确保清正廉洁。要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成果,坚持纠正“四风”不能止步,坚决遏制新“四风”现象。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律、守底线。紧紧围绕人、财、物、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遏制“数字上的腐败”和“以数谋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统计干部队伍。
(五)不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统计事业持续发展,必须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好干部标准,把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勇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好干部提拔出来、任用起来,选优配强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在从严治党、推动统计改革发展中的表率作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强化人才引进、推出和培养,对系统干部职工重点加强统计理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统计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要有新气象。中央有决策部署,市委有贯彻举措,统计系统就要有实际行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统计局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进重庆统计事业不断进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全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作出应有贡献!

 
热门发言稿范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