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语文教学通讯》(2004.12) P7〈〈先生别来无恙〉〉这篇访谈记,对钱梦龙先生提出的三主教学观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从访谈录中了解到,钱梦龙提出的三主教学观应该是:"同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训练为主线"。记者还把钱梦龙、于漪、魏书生并列为三位"高山"人物。先前曾经听说东北有两个知名的人物,一个是交白卷的张铁生,一个是不用上课的魏书生,据说魏书生虽然整天在外地出差,可是他的同学在他的计划和布置下自学能力很好,不用让他劳心费力地去上课,就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果。这让我想起钱梦龙先生,钱梦龙是一个靠自学成材的教书匠,当然,他那个年代和我们这个年代的自学成材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有自学考试,那时候可是没有的,一个没有文凭的自学人才要成为正式教师,恐怕是不容易的。这同时也让我想起我的老师康锦堂先生,他在中学时代因为生病,失去了参与高考的机会,但是他刻苦自学,在龙海一中担任实验员期间,刻苦自学,发表了很多文章,后来作为一个人才被发现,来到福州,还担任了福建教育学院的院长,我读大学的时候他是我们漳州师院的正院长,我时常很仰慕他,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居然担任了大学的校长,还是国家级专家,真不容易,我时常以他为典范来鞭笞自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上面这几件事情中,我深深感悟到自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中学数学学得比较好,在我印象中,也是得益于自学的。所以说,同学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同学的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性,那要把书教好,把知识学好,其实是不可能的。
教师是主导,同学怎么学,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例如,语文是作为工具来学还是作为人文性质来学,或者两者如何统一,教师的主导就很重要,偏重了工具性,只把语文作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思维能力的训练来教学,那是不行的,终究语文自身具有人文性,但假如抛弃工具性,只谈对同学的人格、个性、心灵、精神世界的关怀,只重于培养同学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等等,那么,语文也就失去了它的实质属性,也就成了和政治、思品等学科无区别的的课程了,所以,假如掌握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训练为主线。语文其实也是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那就得靠训练才干熟练,才干提高,任何体育项目的提高都要通过教练指导下的训练,语文技能也是一样,听说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要靠训练才干完成,最简单的书写能力,要把字写好,不训练哪里有可能写好呢?所以训练是语文学习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今天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使我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很高兴。也许这种认识还是很肤浅,但我还是很高兴。特别是尚福林、周正庆、刘鸿儒、周道炯等人的讲话让指数又上千三,更让我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