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
《好吃的水果》:
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还是在季节变换明显的北方,各种各样有营养又味美的水果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南方,有披着“鱼鳞”的菠萝、金黄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红红的荔枝、毛茸茸的红毛丹、大大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榴莲;北方有诱人的水蜜桃、黄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红瓤的大西瓜、玛瑙般的葡萄提起这些,孩子们准会垂涎欲滴!这些水果不但看着诱人,吃起来还有各种不同的味道。
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应会: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
1、师生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课件。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
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许会咬人呦!
(学生摸,发现各种各样的水果)
二、看课件,欣赏各地水果
1、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学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介绍火龙果、人生果。了解不常见的南方水果,观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点、色彩。
通过“摸”来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征。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
(学生谈看到果实的感受。)
三、说说你带来的水果形状、颜色、特点、味道
1、学生介绍,表现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们相信水果会变吗?看能变成什么?(出示课件)
西瓜变成了西瓜城堡,苹果变成了苹果精灵。你的水果能变成什么?(学生畅想汇报)
看老师变成了苹果姐姐,我开着椰子火车,带着香蕉汽车来接你们的水果精灵快快来水果乐园吧!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尝试着自己发挥想象,把自己带来的水果“变”一个样画出来。
五、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点:
1、是否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张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
1、水彩笔、记号笔、蜡笔、油画棒、绘画纸
2、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
3、学生收集各种彩色图片纸、及时贴、彩色塑料纸、彩色手工纸,准备剪刀、橡皮泥。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星期六,小朋友知道是什么日子吗?三-八妇女节
在妈妈的节日里,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我帮妈妈做家务,我买了朵花给妈妈,我画了幅画给妈妈……
三、新授
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讲讲你自己的妈妈,也可以把你妈妈的照片拿上来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照顾我和爸爸,做家务,打扫卫生。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和伟大的。你懂事了妈妈会开心,你遇到烦恼时,妈妈会理解你,帮助你。妈妈永远是你心灵的庇护所。
讨论: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
在节日的时候,自己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来表现的:
书中图例,《帮妈妈做家务》图1
制作的贺卡图3
为妈妈画像图4
四、布置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1、可以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画面显著的位置
2、可以用绘画,也可以用剪贴加添画的方式
3、添画当时的环境
4、注意主题与背景之间的色彩搭配
5、鼓励将学生制作的作品送给妈妈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六、讲评
七、小结
教后随感
小朋友都以自己的方式为妈妈过节日,能够把送礼物这一情节生动的表达出来,画面效果很好。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3
《彩泥连连看》: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软陶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软陶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软陶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
教师准备:
课件软陶泥小树枝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激趣导入(2分钟)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软陶泥)你观察得真仔细!
3、板书课题:(2分钟)
这些娃娃都是用软陶泥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了解特点(3分钟)
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软陶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软陶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陶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陶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三、欣赏感受(3分钟)
1、颜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陶泥。(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
2、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软陶泥连一连。(螃蟹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
3、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颜老师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送给她。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吗?让老师来试一试。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
(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搓圆,一半压扁。压一压,粘在头上。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陶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
五、学生作业,(10分钟)
1、布置作业
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你想用软陶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该你们好好表现了,孩子们,你们动手吧!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一做你喜欢的小动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课件:布置作业,音乐)
2、学生作业,教师随机指导,评价。
六、评价:(5分钟)
做好的同学自己拿上来,说一说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说一个自己作品的优点,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话就给她一个微笑吧!师评。
七、环保教育(2分钟)
(出示课件:)
问:孩子们你们的小树枝是从来里来的,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吗?(不能随意折断枝丫,应选择拾掉到地上的树枝。这样的话我们的树枝就会更加的茂盛)
八、拓展(2分钟)
今天,我们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它们能站起来,更加立体。看,我们还可以用纸,石头,木头等材料做出这样立体的物品,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孩子们善于发掘和利用,那个魔法师就是你!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运用有趣的创意,或绘画、或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一份心意。
教学重点:
1、通过绘画、制作表达自己的愿望。
2、学会认同自己的作品。
3、敢于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的创意。
教学难点:
能够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特殊的创意。
教师准备:
妈妈的生活录像、学生作品照片、小制作若干、各种动物亲情照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彩纸、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小盒子、纽扣、丝带、信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英语单词,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单词(出示mother、mom、mama、mommy单词卡片),谁知道它们怎么读?读给我听,好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它们都是(板书妈妈)的意思。
二、感受妈妈辛劳,体验情感。
1、快乐成长,妈妈哺育
知道我们是怎样从一个小婴儿长成这么高的吗?(手势表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指名回答)
(播放孩子是如何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生活录像)
2、了解妈妈,关爱妈妈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妈妈不仅仅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辛劳,还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不信,大家请看(播放妈妈工作、做家务、照顾老人图片资料)
师小结:无论严寒酷暑,妈妈认真地上班、起早贪黑地做饭、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她多辛苦啊!
3、诗歌朗颂,感受母爱
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歌颂母亲。(播放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对妈妈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
我说:“我最爱妈妈。”
三、了解妈妈节日,懂得感恩。
1、了解妈妈的节日
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那你知道妈妈的节日有哪些吗?(板书:的节日,指名回答)
小结:有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每年5月份第二个星期天)、妈妈的生日。
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都愿意为妈妈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把我们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对吗?
2、看看其他同学的心意
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播放同龄小朋友的绘画、泥工、手工作品)
边播放边讲解作品特点,色彩、构图、创意。
这些小朋友多棒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做出了珍贵的礼物表达了他们对妈妈深深的爱。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做的更棒!
四、敢于动手动脑,尽情表达。
1、动手动脑制作
看看你的身边有什么材料?(指名回答,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纽扣、小盒子、彩纸、丝带、信纸)让我们闭上眼睛,认真地想一想用你最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件礼物,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可以画,可以捏,可以制作贺卡、小手工。)准备好了吗?大家开始吧!
2、教师巡视辅导
要随时给予学生灵感的指导,使学生抓紧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去。
3、展示讲评作品
把你的礼物拿上来吧,讲讲你的作品(指名回答)肯定学生作品的色彩、创意、构图,最重要的是大家有这份心意。
小结: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简单的材料作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真是了不起。老师非常高兴。
五、真情无限延伸,感悟大爱。
不光我们人类有自己的妈妈,动物们之间也有宝贵的亲情。不信,大家看(播放动物亲情图片)
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在今天好好学习,尊敬母亲,在明天孝敬母亲,报答母亲!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欣赏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
(播放动画故事:鱼爸爸失去儿子尼莫这一段)当鱼爸爸失去了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三、新授:
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
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师复述鱼的形状和颜色。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这泡泡,好象在说:尼莫,你在哪儿?我们找你来了。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尼莫呢。
(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
(出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的和同学的一比啊,老师的有点差劲了,还是擦去吧。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什么表现手法?
对,除了画之外啊,还有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尼莫,好不好?
请先确定自己的表现方式。
四、作业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作业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现好了鱼爸爸的朋友,现在你就是这位朋友,你能把帮助鱼爸爸找儿子的过程说出来吗?
六、拓展
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的?(介绍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在大图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帮助鱼爸爸克服困难的。(播放动画片)
我们一起跟着朋友多莉来说一下。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到外面去学习新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尼莫回来后他爸爸怎么做的。(播放动画片)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昆虫不同的特点画出不同昆虫的作品。
2、学生评价时描述的多角度。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到入新课
1、教师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
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的影片。教师扳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为什么喜欢呢?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习性。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种昆虫,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来介绍它。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来介绍这种昆虫?选一位同学来介绍。
4、学生介绍完那一种昆虫,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仪上就出现这一种昆虫形象(绘画作品)。请学生看是怎样表现昆虫的特征的。
5、出示作品,看看画家们是怎样表现的。
三、表现
1、教师演示画出昆虫。一边画一边讲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所画昆虫的特征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评价: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
1、将学生的作品剪出,贴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意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收获很大,你将如何处理你的小昆虫呢?是送给好朋友,还是放在家作小摆设,或就扔掉呢?
3、引导学生将作品保管好。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能利用各种材料大胆,直率地表现创作画;初步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中体验生活的美。
3、通过欣赏表现秋天的一系列作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大胆表现,大胆装饰,以小组身份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量秋天的图片,秋天的乐曲磁带,碎花布等;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各种废旧纸张,废旧材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中体验生活的美。
二、展示阶段:
(一)谈话导入:
老师拿出一张枯树叶“小朋友,这是老师早晨来学校时在路上捡到的,仔细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黄色,灰色。”
师:“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颜色呀?”
生:“树叶枯萎了,从树上掉下来了。”“风把它吹下来了。”“秋天来了。”
出示板书——秋天来了
(二)找一找秋天:
1.师:“是啊,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老师发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一些秋天的迹象。”(找一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
2.师:“小朋友再想一下,你还能在哪些地方找到秋天呀?”
生:“树叶掉下来啦。”“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小河里的水变凉了。”“大雁飞向南方了。”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远远看去就像给大地盖了一层黄黄的地毯。”……
3.教师总结:“秋天来了,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那小朋友你们想用怎样的方式赞美秋天呢?” (生答)
生:“我来朗诵一首诗,题目是《落叶》,风儿阵阵吹来,叶儿片片落下,它们离开妈妈,不哭也不说话。”
4.师:“除了背诵诗歌,老师知道你们还教过有关秋天的歌曲,如《雁儿飞》《小树叶》等。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好吗?”(歌表演)
(三)欣赏秋天:
1.师:“小朋友的知识可真丰富,真了不起!前一阶段啊,老师还悄悄拍了一些秋天的景色,你们想欣赏一下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图片)
2.师:“小朋友们欣赏了这些秋天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秋天可真美啊!”“秋天的色彩可真丰富!”“秋天的果实可真多啊!”
师:“是啊,看了这么美的景色,小朋友们想把它们画下来吗?”
生“想!”
师:“我知道你们肯定忍不住要动手了吧!先别急,老师要讲一些作画的要求啦!
(1)构图要大胆,东西要画大一些,可不要缩在一起。(范作欣赏)
(2)除了画你还可以用粘贴的方法。(范作欣赏)
(3)加上细节,可以使画面更丰富。(师演示)”
“小朋友,你们在作画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呀?”(生答)
三、反馈阶段:
学生作业:
1.师:“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拿出材料表现一下你们心目当中的秋天吧!”
让小朋友说说自己准备的材料,准备表现秋天的什么。
2.学生分成四大组,拿出不同材料进行作业。(放音乐)
3.教师巡回辅导,并颁发“纪律奖”
作业展评:
1.分小组展示作品,要求各小组代表用简单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2.组织小朋友举办作品发表会,谈谈自己创作的感受。
3.颁发小组奖项。
四、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结束教学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点:
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
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
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二、导入并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课后拓展:
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2、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课件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学生看着小狗潜水员和它的“鲨鱼号”潜水艇的卡通画面,提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创设情境将绘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成坐上这艘潜水艇的注意事项,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学生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0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二、展示阶段:
1、拿出上节课半成品作业,师生欣赏点评。
2、师小结
3、师用撕纸的方式示范作品:秋果图。展示作品,师:老师用撕纸的方式表现了秋天,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学生回答。
4、欣赏作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表现秋天的作品。(师引导学生从色彩、构思、造型等方面进行欣赏,课件展示大师及学生表现秋天的作品。)
三、反馈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2)加上细节,使画面更丰富。
(3)注意要用上秋天的色彩。
2、师:“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拿出材料表现一下你们心目当中的秋天吧!”(美术教案 )让小朋友说说自己准备的材料,准备表现秋天的什么。
2、学生分成五大组,拿出不同材料进行作业。(放音乐)
3、教师巡回辅导,并颁发“纪律奖”
四、课堂小结:
1. 分小组展示作品,要求各小组代表用简单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2.组织小朋友举办作品发表会,谈谈自己创作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绘画时表现的秋天场景还是比较丰富的,如果从秋天会成熟的果实或蔬菜中,找到想要表现的事物,感觉会更贴近生活。有些学生用制作的方法来表现,效果也很好,他们选用的材料很合适,感觉很逼真。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去郊外看看大山,树林,田野,庭院,收集秋天的物品。让他们观察叶片,果实等秋天的礼物的造型美。让他们自己产生作画动机。这样绘制出来的作品才有秋天的韵味。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剪纸拉花,初步了解拉花制作的方法。
2、学会能够剪制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拉花,并体验纸材的特性,学会使用剪刀剪出美丽的图案。
3、通过教学拓展同学的思维,让同学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同学的观察、考虑、想象、自主学习等欣赏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示不同的拉花,并能用自制的拉花来美化教室、家里自身的房间等环境。
教学难点:
对于剪刀的使用,小朋友们较难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示方法,以和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和色彩的选择与排列。
课前准备:
小朋友:多种彩色纸油光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各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橡皮筋、多种彩色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根橡皮筋,问:你认识它吗?
生:橡皮筋。
师:我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我拉一拉橡皮筋。(出示半个课题:拉。师生同拉,使之变长)你发现橡皮筋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筋变长了。
师:老师这里又有一样东西,你说是什么?
生:纸。
师:每组同学的桌上都放着这样的纸条,请你们拉一拉,它会变长吗?
生:(试验)不会变长!
师:你能想方法让它变长吗?
(生表示疑惑)
师示范)你瞧,这样剪一刀就比原来的长了,你还能变长吗?让我们来比一比,谁能让纸条变得更长。
(生讨论、制作、比较)
师(小结):真好!经过同学们的一起努力,我们让一张纸条跟橡皮筋一样变长了,还想出了那么多使纸条变长的方法,你们可真厉害!同学们,你知道你自身做的东西叫什么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做的“剪拉花”(出示课题:《剪拉花》)。
2、欣赏拉花,激发兴趣:
(1)欣赏课件中的范作
(2)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指导同学拉花的用途。
六一儿童节、过年……等喜庆的日子来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3、学做拉花:
(1)提问:怎样表示拉花?用什么工具和资料?
(2)同学考虑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示: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同学上台扮演,教师讲述并补充。
(4)
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
(1)尝试制作花样,并互相交流。
(2)变化各种拉花,可以将拉花连起来,也可以变成另一件装饰物。
(3)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褒扬创新小组。
提示:对于个别不善于用剪刀和不善于观察考虑的同学,应多加鼓励,同时请同组能力较强的同学协助。
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1)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将自身剪切的拉花组接起来美化教室的四角。
(2)用拉花打扮一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3)教师小结。在视频展示台上投影出各种形式的拉花,鼓励同学自身设计新花样。
提出评价建议:能否与他人愉快地合作;拉花变化出的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是否能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尝试制作其他样式的拉花,并用拉花美化和装饰环境。
(2)课后探究拉花还可以用什么资料剪制。
(3)想想有哪些物品和拉花很相似和拉花的其他用途。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2
课 题 小朋友的画
课 时 1课时
类型 美术欣赏课
教学内容 欣赏作品中的不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2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具准备
欣赏挂图及幻灯片、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I)导入课题:同学们一定在画册、书籍、杂志上看到过一些画家的作品,有的同学可能还跟家长一起参观过画家的作品展览。画家能创作出各种各样那么好的美术作品,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喜爱美术,并不断地刻苦学习,才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板书课题)
(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有条件可出示挂图或放幻灯。
1.《孔庙的大龙柱》(板书)
提问:有谁知道孔庙是什么地方?谁去过孔庙?里面有什么?总结答案。
2.《讲卫生》(板书)
提问:画面上是什么?谁见过小猫洗脸?能学学小猫洗脸的动作吗?
徐安安小朋友才六岁,她的画画的很有趣。她抓住小花猫洗脸时的一个动作,用画笔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着墨不多,形象简洁,但看上去生动可爱。提示这幅画所用的工具材料:毛笔、墨和少量的中国画颜料、宣纸等。这是一幅中国画。
3.《新鲜空气好》(板书)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然后提问:这幅画怎样表现了“新鲜空气好”这一主题? 点明巧妙地表现了保护环境的主题。
4.《沂蒙金秋》(板书)
秋天到了,田野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果树,都到了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果实、金黄色的麦田,在蓝天、绿草地、红房顶的衬托下,更加醒目,一派金色秋天的丰收景象。小朋友们采摘果实,放牧牛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之情。小作者生活在沂蒙山区,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心情创作了这幅画,并在画中对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作了深入细致的描绘,使得这幅画很有生活气息。
5.《百乐图》(板书)
面中的这个场面,是小朋友们熟悉的场面。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这种场面和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找找画面上的一百个形象中,哪些是曾见过的,哪些不曾见过。然后指出,画中有许多形象是实际的耍龙灯队伍中没有的,是小作者于斌根据自己的想象添加的,他把平时从动画片里、画书里看到的许多形象加进画面,发挥创造性,使画面更有趣、更生动,加强了画面所表达的节日气氛。
6.《营救》(板书)
读一读画中的文字:
“我们原来以为大海透明清洁,鱼儿一直生活得很快乐。可是,不如道什么时候,大海改变了颜色,鱼儿忍受不了灰色的寂寞,它们哭了……纷纷撞到岸上,它们多么想活!让我们把碧蓝碧蓝的颜色都还给大海.给它们带来幸福和欢乐。”
提问学生谁在电视中看到过鲸?简介鲸,游上岸集体“自杀”现象,并与海水污染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观察画面表现的内容。刘立峻小朋友用画笔表达了与世界各国小朋友一道为保护大海不受污染而使海洋生物永远生存下去的愿望。画面有主有次,人物动作千姿百态,很有童趣。
7.《我的梦》(板书)
这幅画是朱雀小朋友用彩纸剪贴而成的,叫作剪贴画。它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目的是引起儿童的兴趣,所以,更透出一种儿童的天真烂漫,质朴无华的情趣。各种民间玩具,由于题材内容、风俗习惯、制作材料不同等原因,还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
三 巩固练习
学生讨论过程,教师辅导。
四 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绘画形式,通过集体创作,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
难点: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以及蚂蚁搬家过程的拟人化的想象。
作业设计:
用绘画的形式小组合作完成童话故事《蚂蚁搬家》的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范画、场景道具、画纸、奖励星、评价表。
学具:课本、卡纸、水彩笔、各色蜡光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蚂蚁的生活环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儿歌《小蚂蚁》导入:
1、听,歌曲唱的是谁?
2、今天我们一起来扮演小蚂蚁,让我们随着音乐快乐地跳起来吧。
师邀请一名学生上台表演。
二、画蚂蚁
(目的:认识蚂蚁的`外型特征,学习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的方法。)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观察了蚂蚁并做了记录,请说说你观察到蚂蚁是什么模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用动画展示蚂蚁的外型特征。
2、老师还鼓励大家尝试着把你观察到蚂蚁画下来,请把你画的蚂蚁给你的小伙伴欣赏欣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请1—2名学生介绍画蚂蚁的方法。
3、动画展示绘画过程:
(1)引导观察:可用什么基本形状画出蚂蚁的三个部分?
(2)归纳画蚂蚁的基本方法。
4、CAI课件展示蚂蚁的动态。
(1)“黑豆豆”作自我介绍。
(2)引导观察:学一学“我”(黑豆豆)的样子,说说我在干什么?
5、小结:刚才老师讲了写实和卡通这两种画蚂蚁的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6、请你在作业纸上用线描的形式画一只卡通蚂蚁。
7、看一看,评一评:
(1)请把你画的卡通蚂蚁给你的小伙伴欣赏欣赏,并说一说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
(2)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还可以,请你轻轻笑一笑;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比较满意,请你笑着摆摆头;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很满意,请你使劲地拍拍手。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操作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查资料,知道汉字的由来,并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特有的美。
应会:通过比较与设计,把字与绘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起来,达到美观、新颖、有趣的目的。
隐性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创造象形文字,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
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家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但爸爸和妈妈还没下班回家,为了避免他们着急担心,你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让父母一回家就知道你去了哪里?
(除了打电话之外,就是留个便条)
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怎么办?
(写拼音)
那你们有谁知道,在没有文字没有拼音的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和交流某些事情的吗?
(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新授:
a:看画猜字
(象形文字是现代各种文字产生之前古代人类用于记录和交流的图形符号,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化而来的。板书:象形文字)
(这个米字的原始形式就是画了九粒谷子,它后来演化为,最后定型为米,表示稻子种在田里,被田埂分成四部分。
b:欣赏象形文字
1、先让学生欣赏老师准备的范作(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可再让大家猜字)主要让学生边猜边欣赏边总结,这些象形字是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来设计的。板书:“抓主要特征”。
2、再请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和老师准备的资料,让学生认识月、木、林、鱼、水等象形文字的`写法以及和现代汉字的区别,以及大概了解这些文字的演化轨迹。
三、学生作业,师辅导:
作业:
(要求用象形文字的造型方法来设计,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
我可提供几个字,请同学们试着设计其中的一个字。
(云目手人足口川石燕)
四、讲评,欣赏学生作业:
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1、欣赏学生作业。
2、学生自评、教师讲评。
五、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可从书本上,网上多找一些关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及古代书法方面的资料。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5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情感: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口头发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感知泥性,归纳玩泥的几种方法。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
学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
教师:教学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探索感知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二、展示阶段:
(一)、导入:
教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引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鼓励学生上前摸一下,闻一下布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观察: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自己的感觉,如:柔软、泥土气息等。
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观赏作品
简介几种泥巴的用途。
(二)、感受实践:
1.到户外,提问: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样的感觉?与学生一起无主题的玩泥巴游戏,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学生分组交流,发表自己对泥的不同感受。找到问题答案:泥巴太湿的时候,可以经过摔打后湿度适中;泥巴太干时,可以加点水搅和一下,即可。
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呢?
成组讨论问题。讲一讲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2.讲解泥巴是如何被运用的。
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3.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三、反馈阶段:
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
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教师经过讲解、评比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课堂小结:
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引导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地,打扫地面卫生,给自己清理。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6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
2、欣赏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7
教学目标:
1、学习搓、团、捏、拉、压和接等泥塑的基本方法,用彩泥表现各种“小点心”,体验材料的美感。
2、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造及表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美术课里让学生玩黏土,不单单是为了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也是为了引导他们在玩泥中发展动手创造的能力。泥塑可训练学生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培养他们掌握物体整体概念的能力。对花式“点心”的不同造型训练,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整体地观察事物。课中利用黏土的可任意塑造、随意揉捏的特性,让学生在揉捏造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本课采用欣赏同龄儿童制作的花式“点心”,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大胆进行造型练习。通过给花式“点心”取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黏土造型,操作技法训练不易过难。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告诉学生,怎样保持衣服、桌面、地面和双手的清洁,怎样与同伴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创造的自信心,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创造成果。
2、重点、难点。
重点:简单的“点心”造型、色彩的搭配。
难点:造型的变化。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相应的材料(陶泥、面塑)、泥工板(塑料板或铅画纸)
(教师)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生日歌》。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或家人是如何过生日的。从学生的答案引出蛋糕,让学生说出蛋糕的造型、色彩。讨论后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图片(或课件演示),介绍蛋糕的种类。
(2)结合课件,引出点心的概念,并让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点心的一些知识或趣闻。
(3)揭示课题,提出要求:尝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花式“点心”。
2、探究泥塑方法。
(1)鼓励学生动手玩玩手中的彩泥,上台演示。交流归纳出搓、团、压及拉等方法。
(2)提示学生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进行想象,鼓励学生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的主题:用彩泥做几个好看的花式“点心”。
(2)给自己做的“点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教师巡回指导,练习前提醒学生卷好袖子,注意在泥工板(或铅画纸)上作业,保持衣服和桌面的整洁。学生作业不要求做得很像、很精细。
4、作业展评。
(1)用“点心店”、“西饼屋”等形式展示作品。通过“选购自己喜爱的点心”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2)收拾和整理:作品完成后,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课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
5、课后拓展。
尝试用其他材料(彩纸、布、棉花等)制作“点心”。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8
一、导入
妈妈的生日不一定都有蛋糕,但一定少不了我的祝愿。请你动手为妈妈制作一件礼物吧!你最想做一个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二、新授
我想为妈妈做件衣服,做个背包,做张贺卡,做个留言箱……
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呢?
彩纸、布、皱纹纸、干花,线……
怎样来制作呢?应该注意什么?
可以拼贴,也可以做成立体的,颜色搭配和谐,造型新颖。
三、布置作业
为你妈妈做一隼裎?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教后随感:
小朋友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彩纸,认认真真的为妈妈做礼物,学生作业还需从细致上多做指导。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19
教学目标:
通过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现代建筑的壁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表达巨幅作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欣赏图片资料时,观察需要仔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的表现,展示自己。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若干。学生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活动
(1)准备活动环境。
(2)师: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极不安全的恶劣的环境中。但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还用自己发现和创造的工具在岩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现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渴望。被称为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上,留着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石头磨出的`子午线和当时人们活动的情景;徐州出土的众多的画像砖,是汉代的先祖们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
2、展开活动
(1)儿童自己欣赏书上的图片,感受画面形式和场面,初步理解作品内容。
(2)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幅较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生活有关,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画面的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
C、重点了解一些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点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带箭的美洲狮形象,常常被人类学家们用来说明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非常喜欢用这类人工制品去仿造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
B、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用石头磨画而成,刻画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画,记载着很多本身经卷故事,著称于世界。
(1)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许多巨大的画,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为什么要画?画的是什么?
(2)壁画等巨幅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A、商业宣传广告。
B、装饰生活环境,
C、人们自娱自乐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绘画作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互相讨论,表述。
第二课时:
1、分享活动
(1)教师组织儿童分组,安排场地、准备巨幅绘画创作的材料。
(2)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绘画表现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
A:小组表现同一个主题,先集体构思,再分配具体任务到个人,一起表达。
小组里每个人都自由发挥,看看组合到一起
形成什么样的画面。
(3)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A:鼓励儿童大胆涂抹,不要受约束,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
B:提醒儿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有流动感。
C:提醒儿童在墙壁绘画时,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D:提醒儿童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
E:相互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4)学生分头活动。
A:墙壁绘画。
B:大纸上绘画。
C:地面绘画。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不怕苦和累,坚持到底,并协助学生完成美术活动。
2、延伸活动
(1)展示创作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
(3)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的表现。
(4)拍照留念
3、收拾活动
整理工具,打扫卫生。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0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软陶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软陶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软陶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
教师准备:
课件软陶泥小树枝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激趣导入(2分钟)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软陶泥)你观察得真仔细!
3、板书课题:(2分钟)
这些娃娃都是用软陶泥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了解特点(3分钟)
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软陶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软陶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陶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陶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三、欣赏感受(3分钟)
1、颜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陶泥。(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
2、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软陶泥连一连。(螃蟹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
3、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颜老师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送给她。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吗?让老师来试一试。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
(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搓圆,一半压扁。压一压,粘在头上。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陶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
五、学生作业,(10分钟)
1、布置作业
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你想用软陶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该你们好好表现了,孩子们,你们动手吧!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一做你喜欢的小动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课件:布置作业,音乐)
2、学生作业,教师随机指导,评价。
六、评价:(5分钟)
做好的同学自己拿上来,说一说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说一个自己作品的优点,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话就给她一个微笑吧!师评。
七、环保教育(2分钟)
(出示课件:)
问:孩子们你们的小树枝是从来里来的,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吗?(不能随意折断枝丫,应选择拾掉到地上的树枝。这样的话我们的树枝就会更加的茂盛)
八、拓展(2分钟)
今天,我们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它们能站起来,更加立体。看,我们还可以用纸,石头,木头等材料做出这样立体的物品,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孩子们善于发掘和利用,那个魔法师就是你!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教授绘画时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的绘画材料及其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业类型绘画
教具准备线描范图、绘画材料、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水彩纸、水粉纸、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线描的花朵范图
1、提出问题:这朵花儿是颜色呢花儿都有什么颜色呢?
2、结论:花儿的颜色有很多种
3、教师小结:除了花儿以外,还有很多有色彩的物体,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它画出来。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两张图形,出示两种材料水彩笔和油画棒。提问:小朋友们知道这两种材料的名称和绘画特点吗?
2、多位同学用接力的方式,分别用水彩笔和油画棒来完成两幅图形的涂色。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油画棒的风格是粗犷有力,而水彩笔的风格是柔和匀净。
4、出示课件:大师作品欣赏,学生作品欣赏。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准备好的工具来画画,看谁画得、最漂亮。
6、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作业要求:首先选择自己的绘画主题,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工具和适合自己的方式,能自己创作出独特的画面效果。
7、老师将学生作品贴在大画板上,展示交流,并请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画,如:绘画材料、工具和画面的主题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8、课后延伸同学们设计的画面很漂亮,希望你们以后的生活也象画面一样美。那么,大家都回去试一下还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画出漂亮的画面。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2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二、展示阶段: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三、反馈阶段:
1、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2、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3、比赛结果展示
4、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5、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6、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构造等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学会刻画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及神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重点:人的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大眼睛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
教学准备:常规绘画工具,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与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猜谜语,所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PPT)
学生猜,老师板书课题(大眼睛)
二、探究与学习
1、认知眼睛形状和结构
a、观察课件中不同年龄,不同形态的眼睛,学生讨论并说说自己看到不同眼睛后的感受。
b、认真观察同桌的眼睛,告诉自己的同桌,他的眼睛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指名交流眼睛的组成,老师总结眼睛的结构:眼皮、眼睫毛、瞳孔(展示PPT)。
c、老师指导,学生根据眼睛的组成,在纸上画个大眼睛。
2、启发观察
我们一起来看几只小昆虫,看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颜色,你们是用什么看见的?(PPT)
我们用眼睛不仅能看到各种色彩,还可以看清身边的事物和美丽的景色,你们都看到了什么?(PPT生活中的图片及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
3、示范与创作
a、你们能用自己的一双手把你们看到了的美景画在大眼睛里吗?
b、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绘画步骤:先用深色彩笔画一只大眼睛
再把你心中的美景用笔画在大眼睛里
然后用彩笔涂上美丽的颜色
最后把大眼睛的睫毛打扮得更漂亮。
c、欣赏作品大眼睛(PPT)
三、创作与指导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把你看到的美丽世界巧妙的画在眼睛里。
2、比一比,谁是最美的大眼睛。
四、展示与点评:
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评出最美大眼睛?谁画的大眼睛美景最多哪里最吸引你的眼球,你觉得还有哪里不足?说说你的理由。(自评、互评、师评)
五、知识延伸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平时同学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样才能观察并发现我们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4
课题:小挂饰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可以用来再组、加工,成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学生看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饰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
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穗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
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挂饰。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运用的材料的大小、形状引导学生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
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学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学生思考: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己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共同体会创造的乐趣。
收拾整理。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描绘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心灵强烈的共鸣
关键:各种方法的运用、组合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学情分析:
学生都对妈妈有种爱和依赖,但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种不觉察、不领悟的爱、体验
不深,所以老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产生共鸣。
教具:录音机,画家母爱的作品,学生作品也可以。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和妈妈的照片。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维持全班纪律。
2、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有一首好听的歌我想你们都会唱吧?(放音乐)与学生一起唱!这首歌的名字叫《世上只有妈妈好》,是许多小朋友学会的第一首歌,每个人都有一位疼爱自己的妈妈,那你了解你的妈妈吗?
生:我的妈妈是一位农民……
师:你可以说说你妈妈的样子吗?
生:她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
师:你能讲讲你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生:打针时、睡觉时……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讲一位妈妈的故事吧!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家三口一起去爬山,两座山之间有一条供游人游览并且观风光的索道,可是不幸的是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索道不幸坠落了下来,就在坠落的过程中,妈妈托起了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孩子,让孩子活了下来。世界上最崇高最圣洁的爱就是母爱,所以在一年之中,有三个节日是属于妈妈专有的,你们知道吗?
生:母亲节、三八妇女节、妈妈的生日
师:有哪些小朋友知道你自己妈妈的生日?
生:(举手)
师:当你在过生日吹着蜡烛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妈妈眼中欣慰而满足的表情?但在妈妈节日
的时候,你对妈妈做了些什么呢?
(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
师:从古至今,表现母爱的美术作品一直是画家们从不厌倦的主题,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欣赏作品)
师:如果今天就是妈妈的节日,你准备怎么做?
生:打扫卫生、劳动!
生:画张画作为礼物!
生:唱歌给妈妈听!
生:洗衣服……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其它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欣赏课本)
4、学生作业
师:下面也让我们动起画笔,来绘画妈妈、祝福妈妈,并在节日里送上你最特别的祝福吧!在
妈妈的节日里,你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吧。
5、作业要求
作品表现我与妈妈的主题,有人物、有背景。
色彩鲜艳、画面丰富(可以剪贴照片)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表扬优秀作业
7、总结、讲评
师:愿每位小朋友都能像妈妈爱你一样爱妈妈、关心妈妈,做一个让妈妈自豪并为之骄傲的好孩子,有没有信心?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我做的文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同学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2、能力目标:发挥自身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示生活的能力。
3、审美目标:使同学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和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同学对生活物品和自身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4、品德目标:促进同学形成愉快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同学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5、情感目标:培养有计划、有目的学习行为习惯并加以顾惜文具爱生活的情感渗透。
教学重点
打开同学积极、丰富的发明性思维,启发同学合理利用多种资料和工具进行对文具的制作,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微妙,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发明能力。
学具准备
1、纸盒、废弃的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文具的资料、自制“外星人”展示版;
2、师生一起收集各种新颖新颖的文具。
教学媒体
录音机、实物投影仪
设计思路
1、课书要求同学最终能达到正确的用捏、搓、按、画等方法表达自身的设计意图。
2、同学乐于接受教学形式新颖的内容,为了结合课改要求,我设计了“外星人”的学具,达到激发同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3、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同学立体造型能力的培养。
4、情境的引申使课堂教学连贯有序,课后拓展使同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1、出示教具“外星人”
展示板。导入,文具星球来的外星人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创设教学情境。
进入教学的特定情境,说出自身的感受。
贴近同学的年龄,激发学习兴趣。
2、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学,要和他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种文具是什么?这种文具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它美在哪里?提出课程的基本要求。
说说自身心爱文具并请同学相互欣赏。
利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展示,鼓励同学展示自我,锻炼其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认识文具特点体会造型美、色彩美。
发展阶段
1、情景引申。
它有很多小礼物想送给大家,但是他要我们自身做一件独一无二的文具和他交换才行。我们怎么做哪?设疑集思。
相互讨论,如何利用自身所带的废弃纸盒或其它的物品制作新颖、新颖的文具。
充沛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培养其积极考虑勇于探索的精神。
2、组织同学相互解决问题。
作简要小结,褒扬鼓励有创意的设计想法。
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进行简单制作过程的说明。
完成教学重点的突破,化解难点。
3、出示成品引导同学分析制作资料、方法、优缺点。
论述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使同学明确自身的设计目标。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7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 响: __ __ │ __ __ │ ____ _ │
碰 铃: _ _ │ _ _ │ _ _ │
三角铁: _ — │ _ — │ _ — │
铃 鼓: _ _ │ _ _ │ _〃 — │
响 板: __ __ │ __ __ │ __ __│
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
二、伴奏。
1、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2、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
三、学习。
1、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2、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着琴学唱歌曲。
4、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歌词与歌谱。
四、作业: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2、并分组写出伴奏谱。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4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并表现出歌曲中声音的力度变化。
(2) 通过图形普及线条的创意即借助不同的音源或体态动作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营造春雨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一首曲调简洁、明快、流畅的儿童歌曲。旋律采用级进、同音反复、小跳、变化重复等手法发展全曲,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出小雨沙沙的声音,使用拟人化的歌词县的天真而富有稚气,充满儿童情趣,同时又向孩子们渗透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儿童成长离不开关爱的道理。
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彩笔及纸(每人一套),其他声源和打击乐(如:报纸、水、矿泉水瓶、绸缎、三角铁、大镲)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内容教 的 活 动 学的活动评 价
营造 氛围导入新课点击播放配乐动画“江南春色”(画面是由网络下载的水墨风格的Flash动画)。提问:“请小朋友欣赏一段春天的音画,你从画面中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学生欣赏并回答(小河流水、柳树发芽、春雨声、燕子……)能认真欣赏,
并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的活 动的活 动 评 价
情感 铺垫 参与 体验 创造表演
师生交流师:“在春天美丽的季节里,大地一派生机,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小朋友喜欢春天的那些景色呢?” “你知道老师喜欢春的什么景色吗?”学生之间交流并发言(花、小草、青山绿水…..) 能积极踊跃的参与
歌词节奏模仿师:“老师喜欢春天的小雨,它滋润着大地,它使种子发芽、小草变绿、花儿盛开,我们应该感谢春雨带给我们这么美的景色。
点击出示《小雨沙沙》歌词教师按节奏读词。
(谱例)
mp
小雨沙沙
24 mf mp
▼▼ ▼ ▼▼ ▼
_ _ |_ _ | _ _ _ |_ _ _|
小雨小雨 沙沙沙 沙沙沙,
mf mp
▼▼ ▼ ▼▼ ▼
_ _ |_ _ | _ _ _ |_ _ _|
种 子种 子 在说 话在说话,
mf
_ _ _ |_ _ _| _ - ∣ 哎哟哟雨水 真 甜,
哎哟哟我要 出土,
_ _ _ |_ _ _| _ - ∣
哎哟哟 我要发芽。
哎哟哟 我要长大。
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及强弱变化并拍击节奏。体验节奏及音的力度变化。
能准确地听辨感受音的力度变化,正确的模仿节奏。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8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操作,显示对美的追求,领略数学知识的美。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拼摆出想象的'图形。
教学难点:
拼摆出想象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七巧板、学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学具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出示拼摆的图形,引导学生欣赏,感悟图形之美。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从学具卡片中找出,按虚线剪开,再按下图拼一拼。
(1)引导学生想象,拼摆的图形像什么?
(2)启发学生还可以摆什么图形?
2、从学具卡片中剪下,再按虚线剪开,用剪下的4个能拼成一个圆吗?
3、从卡片上剪下其他图形,再按下图拼一拼。
(1)出示投影。
(2)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拼摆其他图形。
(三)全课小结
随堂练习:
1、用两个△和两个○拼摆一只蝴蝶。
2、用认识的图形,摆一朵花、一只小鸟、一架飞机等。
布置作业:
用认识的图形,拼成一个想象的图形,办一个小展览。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篇29
《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能在音乐剧中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担当一个角色,边唱边进行表演。
3、向学生进行爱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及音乐剧表演。
教学重点: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同等的表演机会,并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难点:
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声念白,像唱歌一样念白。
教学准备:
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小青蛙的头饰、头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猜小青蛙的谜语)
小青蛙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吗?(不是),为什么?(因为它是专门捉害虫的,保护庄稼,是要受到人们保护的,我们都不要吃它)。
老师讲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二、教唱新歌
1、老师示范演唱、演示
2、采用全曲听唱法与分句听唱法相结合的方法教唱歌曲。教师教唱全曲时,可引导学生边听琴边击拍。如,第一拍击掌,第二拍双手拍腿,这样有利于学生较早获得歌曲的整体印象,把握念白部分的节奏,防止学生在较长的念白中越念越快。另外,念白时学生容易激动而导致喊叫式念白,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声念白,像唱歌一样念白。
3、老师讲述歌曲处理要求:
第一句描绘了几只小青蛙四处找家的情景,演唱时要唱得轻快活泼;第二、三句的念白时的声音要自然明亮,具有节奏的韵律,切忌喊叫。第四句表现了小青蛙找到家的快乐心情,要唱得亲切欢快,充满安全、幸福之感。
4、生根据老师讲的要求完整地唱两遍。
三、音乐剧表演: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同等表演的机会,将同学分成几个组,以分组表演为基本组织形式,每组5—8人一组,担任的角色由学生自报。
在一组学生中,由一个学生扮演妈妈,用头巾作妈妈的服饰,用小椅子作为“家”的标志。第一句,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青蛙以蛙跳动做出场;第二、三句各自作蛙跳动作向四面散开寻找“家”,青蛙妈妈则四处张望,呼唤小青蛙快回家;第四句小青蛙聚集到“家”的周围,然后与青蛙妈妈快乐的在一起。
在表演时,先安排各组自主表演,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自己创造角色,体验表演的乐趣;然后再相互观摩,分组论流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在评价中要提醒学生观察表演者是否有情绪变化,即由焦急不安→快乐幸福。最后还可以进行分组自主表演,以此来观察学生通过观察评价,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效果。
四、小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