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俶塔导游词介绍(通用5篇)

保俶塔导游词介绍 篇1

  保俶(chù)塔,位于杭州西湖北缘宝石山巅,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一般认为,保俶塔初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后周吴越忠懿王钱俶年间(948年—960年)。[1]

  保俶塔,为吴越王时,吴延爽所建,凡九级,元延祐年间(1314-1320)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塔屡毁屡建。天晴时浮屠撑云,金碧排空,七宝玲珑,足可观赏。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为西湖之标志。

  有文曾经如此写到:宝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罗隐为之记。其绝顶为宝峰,有保塔,一名宝所塔,盖保俶塔也。

  有讹传此塔系寡嫂祈叔平安而建,因此称为“保叔塔”,也有误称之为“宝所塔”。

  该塔古时历经宋、元、明、清三代六次重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在塔下发现吴延爽造塔记残碑,当时塔有七层木檐。现塔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照古塔原样重建的。

  保俶塔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俶塔导游词介绍 篇2

  在这瓜果飘香的日子,我和爸爸一起去宝石山欣赏秋景。

  踏进大门,就走上了林间的小路。四周红叶摇摆,还不时传来黄桂的清香。枝头,鸟儿在欢快地唱歌。草间,蝴蝶在翩翩起舞。秋风袭来,顿时黄叶纷飞,仿佛下了一场金雨。路旁的果树上结满了小果子,它们也随风摇晃,真像一只只红通通的小灯笼。

  过了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个T字形路口。这时透过树梢,已能看到保俶塔的一部分了。在尖尖的塔顶上,有一根避雷针,避雷针周围有五个圆环,上端还有个船舵形的装饰品,仿佛是一台时空穿梭机,能让我穿越到未来,真是别具匠心。

  终于,我能看见保俶塔的塔身了,那真是别具一格:保俶塔由七层构成,共有八面,每面转折处都有几个碗状花纹,碗上还有两个三角形图案。窗户是由九宫构成的,内部还有细小的花纹呢。而且保俶塔是由砖石搭建而成的。远远望去,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站立山头。

  在保俶塔的南面,在阳光下,有奕奕生辉的两块巨石——宝石流霞。它们有六七头大象那么大,令人忍不住赞叹。我爬上巨石,轻轻坐在上面,往远处眺望,西湖的景色便大半收在眼底。苏堤上橙、黄、绿相间,构成一道奇妙的风景线。断桥上人山人海,人们都争着观赏秋景。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游船在水面上来回穿梭,还有两个小巧玲珑的小岛,矗立在湖中央……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黄昏,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宝石山。

  宝石山,我会再来的!

保俶塔导游词介绍 篇3

  今天,我带领大家游保俶塔。保俶塔位于西湖之北,与葛岭一起成为西湖的北屏,建于北宋初年。我们沿着巨大的石头凿出了一层层的台阶缓缓而上,请看两边都是茂盛的树木,还有各处修建了一个个的亭台及那座名闻遐迩的保俶塔。自有了这塔,这石阶,这石壁上的诗文,有了悠悠岁月积累的漫长历史,这山就有了魅力,有了灵魂,有了意趣。保俶塔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现为砖木实心式样,以其漂亮的外形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宝石山以其秀丽挺拔的保俶塔、千姿百态的石景以及初阳台上看日出等景观吸引游人。当朝阳的红光洒在宝石山上时,小石块仿佛熠熠闪光的宝石因此得名。

保俶塔导游词介绍 篇4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20__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保俶塔导游词介绍 篇5

  在雨中,山上飘着薄薄的雾,灰白的岩石中夹着一座石塔—保俶塔。

  保俶塔是灰色的,共有七层,每层有八面,每面都有八扇欧式木窗,每扇窗都有六小格。每层的屋檐都有八个尖尖的角,每个角上面还挂着一个小铃铛。风一吹,铃铛就随风舞动,发出“叮呤、叮呤”的响声,那声音忧愁而长久,听了的人好像自己回到了战乱时代。

  保俶塔的旁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寿星石”三个大字。这石头从西边看,活像一个大大的仙桃,在塔边屹立着。然而,从北边看,“仙桃”石又像一个秃头的老人,立在亭子边,好似一个万岁寿星。

  到保俶塔的路也很特别。一些路面是黑砖铺的,另一些则是巨大的石块砌成的。道路的两旁是用黑色砖块围成的下水道,别具一格。

  站在保俶塔边,能望见西湖的断桥,另一侧则是杭州的老城区,身边随时飘来一些雾,使人有腾云驾雾的感觉。

 
热门导游词范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