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我这一年里发生的许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我是再也无法忘记了。
严肃的家长会
高三开学前一个星期,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
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班主任在那次会上调动起几乎所有家长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不用多言,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们多么辉煌,也不论他们曾经多么失败。”班主任,那么瘦弱的一个小姑娘,竟然靠在讲台边一口气就斗志昂扬地讲了两个小时,无非是让我们相信,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地粉墨登场。
学校为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市里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学生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佩服那张表的细致程度。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准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由此得出的成绩曲线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次的具体分析,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张纸,真可谓煞费苦心。
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回来的。情况如我自己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排名第290名——可怕的位置。
“还有希望的。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是过了“河”的“卒”,不容回头。
11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说再见。
我在已输得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斗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
“杀”进复旦
高三真的很不一样。
对于高三来说,写文章绝对是一件奢侈又浪费的事情。我不得不佩服高三的强大动力,书桌上的催稿单越积越多,我收拾起稿纸,毅然和它们说再见。
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是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自信得非复旦、上海交大不进。我在床头贴了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信心。当时一听到有关复旦的消息,我就立即会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第290名的状况与复旦大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似乎也没有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我们固守着心中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是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第一次较量
来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较量很快来临。
第一学期的期中测验,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得很好却被杀的惨不忍睹的测验。
我们的排名就如同老师先前所预言的那样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班里许多从前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如同一匹匹黑马,一下子让大家惊诧不已。起起伏伏、蹿上滑下之间,许多人开始变得实际起来。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得够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那儿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几乎让每个高三学生在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
我是极少数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词,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间,只保持小幅盘长势头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该再产生任何幻想的。可是天晓得我当时怎么就会有如此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名”的念头,痴痴地盘算,傻傻地得意。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