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7篇)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

  一、主题: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

  二、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并分析相关的消费心理及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三、方法:问卷调查

  四、对象: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象

  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消费的主要项目中,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就每月花在娱乐方面的费用而言,13%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元以下,30%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100元,24%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00—150元,15%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50—200元,18%的大学生的花费在200元以上。每个月的情感投资费,或者说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中,花费在100元以下占10%,花费在100—200元的占9%,花费在200—400元的占4%,花费在400元以上的占3%,另外本次调查中单身的大学生占74%。大学生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考试、考证、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中,花费在200元以下占47%,花费在200—300元的占20%,花费在300—400元的占13%,花费在400—600元的占11%,花费在600元以上的占9%。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消费还是用于基本生活的消费(伙食、交通、通讯),购物(服装、饰品)消费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其次是娱乐、学习的消费,最后才是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购买的商品的选择,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智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判断能力,对自己的需要定会做出满足相应需要的行为。但仍有小部分的大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些盲目

  而就购买商品时注重的问题而言,大学生重视质量与功能的占调查人数的46%,重视实用性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1%,重视美观别致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重视价格的占总调查人数的9%,重视新鲜感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重视品牌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据此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上是合理的,他们能够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出合理的消费行为,大部分的大学生购物时都会考虑商品的质量、实用性,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虽仍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会更看重品牌新鲜感,外观,但质量还是最关键因素。

  就在物品选择的标准上,对名牌(比如:鞋子、衣服、手机等)持的态度中,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48%,持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29%,认为只是要几件名牌撑场面就行了,当代大学生热衷,只爱名牌的只占总调查人数的6%,可以看出对于名牌,很少有大学生会刻意追求,很多人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认识过程:即消费者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等活动对商品属性以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

  情感过程: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构成有特色的对商品或劳务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充满激情,热情奔放,道德感也比较完善,拥有较高的审美观。感情力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薄弱。多数大学生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调节自己的冲动,理性地消费。

  意志过程: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有目的,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既定购买目的过程。

  (1)消费的不平衡性根据调查分析,大学生由于性别、年级、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家庭收入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都对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学校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家庭收入。据调查研究显示,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其调查中,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4%,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4%,来自城乡结合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2%,其经济状况处于中等地位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较为发达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较为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

  (2)消费的主导性针对是否有记账这个习惯,35%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32%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22%的大学生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11%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

  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还有学习、娱乐方面的支出。学习支出是为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娱乐的支出是为了放松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需要通常包括要求别人承认自己,得到他人的好评、尊重,渴望得到相应名声和地位的成就感等。而要获得这种尊重就有许多条件,其中漂亮、美貌、健康和年轻是重要条件之一。这点对女性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女性获得他人和社会承认的一些必要条件。因此女大学生也开始注重美容包装,这也就增加了美容方面的消费。

  (3)消费的合理性对于选择购买商品的直接因素,大多数人会先考虑价格,其次是朋友或家人的推荐,再次是商品的品牌,最后是商场的火爆、促销活动、明星代言。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的冲动性就购物时是否会有快感这个问题中,57%的大学生认为会产生快感,43%的大学生认为不会产生快感。对于心情不好时是否会以购物、大消费来发泄这个问题,7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发生这种情况,21%的大学生表示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据此显示,大学生在购物时会存在一些冲动,会有部分同学通过购物来调节心情,享受消费带来的快感。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有些超前消费的意识。也有些同学会通过找兼职来缓解消费带来的压力。

  (2)消费的盲目性就大学生消费时是否有记账的习惯,35%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32%的大学生没有记账的习惯,22%的大学生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11%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而大学生对于生活水平满意度,6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正好够用,27%的大学生很满意,还有少许盈余,12%的大学生认为勉强可以,咬咬牙能熬过,1%的大学生。不满意,总是在预支下月生活费,拆东墙补西墙。并就认为周围的同学的消费观而言,81%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的消费观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10%是理性的,7%是相对淡薄的,2%的大学生是虚荣攀比的。同时据调查,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2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理性的,1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观念是相对淡薄的,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虚荣攀比的。对于自己的消费情况的认识,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消费很少甚至不会有记账的习惯,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和周围的同学的消费都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他们对自己的消费也认识的并不清晰,有时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3)消费的不均衡性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据此来看,大学生还是以生活所需为主,但用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的投入远远不够。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缩减饮食支出却用于娱乐购物方面,其结构更为不合理。

  (四)、建议及对策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教育

  大学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讲座、课程来进行财商教育。教育大学生学会理财,加强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优化消费环境

  社会各界要努力树立健康的消费风尚,企业要进行正确的宣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3)提高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大学生注重精神建设方面的消费,在物质消费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提高精神文明建设。

  (4)大学生加强自身消费教育

  大学生应该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消费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自觉增强和完善自我意识水平。提高文化底蕴,知识水平的提高,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抵御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作有头脑的消费者。自觉学习一定的商品知识和消费技巧,积累消费经验,提高自己的财商。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2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吃穿住用行永远是人类离不开的话题。据网上查证,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1700万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服装”永远大学生茶余饭后永不过时的话题,大学生对服装的追求已超出服装本身是原有的意义了,通过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调查也能反映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风貌。

  一、调查目的

  调查服装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口头提问及问卷调查

  2、日常的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4、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数据统计

  1、这次调查的男生占27%,女生占73%

  2、热衷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它9.9%

  3、购买衣服频率:一个月以内10%二至三个月以内33.3%半年13.3%一年0%不固定43.3%

  4、是否有钟情的服装品牌:有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nike等)

  5、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师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6、服装价格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63.3%,不会36.6%

  7、购买服装的诱因:天气变化16.1%,节假日促销16.1%,看到同学购买新衣服15.3%,逛街时随意看中13.6%,零用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4%

  8、是否会选择网上购买服装:会35.7%,不会64.3%

  9、每个月服装商的消费:50以下2占0%,50-100占36.6%,100-200占33.3%,200以上占3.3%

  10、品牌服装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主要是因为心情愉快生活质量提高了33.3%,没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其他30%

  四、数据统计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度较高: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于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体: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服装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当代大学生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的需求意识比男生高:通过调查显示:女生购买服装的频率远远大于男生,但男生追求名牌的百分比却大于女生。说明在对于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无论是购买次数较多还是名牌重视度较强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能正确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就普遍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学生在服饰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调查者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后,服饰日用品、化妆品及娱乐消费的价格并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涨,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却少了,这说明他们是有意地减少了在这些对大学生来说的‘享受型消费’,把钱用在餐饮、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五、问题现象

  1、从购买服装的频率看

  (1)购买服装的消费还是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服装的频率都集中在一个月一次和二至三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够买服装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满足虚荣心,但消费分配的主方向还是对的。

  (2)还存在服装的的消费还是不合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小部分人购买服装的频率较高,过分重视名牌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对服装消费的不合理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每月生活费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费过多的问题。

  2、从那方面吸引购买服装的角度看

  (1)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对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其次是为了美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重视服装的质量,喜欢经济实惠耐穿的衣服,不会盲目因为对一件衣服的喜欢而不考虑价格的购买。

  (2)追求时髦是大学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程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可能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服装。却忽视了服装本身原有存在的价值。

  六、政策建议

  1、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2、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3、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3

  调查目的:

  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提高当地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增强农民的就业后劲。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调查内容:

  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了,本人是为大家搜集了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不能忽略小小的懒惰或者松散,即使是假期,也应该劳逸结合,而不是只是贪图享乐,这样的假期才能过的有意义。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4

  随着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广大的师生尤其是标榜个性与求新的青年学生更是电脑消费中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随着电脑消费群体不断趋于年轻化以及大学生电脑消费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电脑消费的重要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关注。 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了了解大学生电脑的购买状况,以及消费行为的研究,从而为大学生购买电脑以及健康消费提供建议以及指导等方面的建议,使我们大学生能更加健康地进行电脑消费。本月的18日我们做了101份的网上调查问卷,分发给附近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显示

  一、前言

  计算机(Computer)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电脑是高科技的产品,它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的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是科学的象牙之塔。目前,人类已经迈进了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以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通过电脑,人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朋好友互通音讯,可以和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坐在家中接受全球各地医学专家的会诊,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婚礼、网上营销、网上政府。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随着电脑消费群体不断趋于年轻化,青年学生使用给电脑的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电脑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欧诺个起到很巨大的作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脑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了某些危害,比如也有一些人利用网络牟取暴利,违背了理性,超越了法制的界限而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危害。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电脑的危害也不容小觑,过于沉溺与虚拟的电脑世界以及网络上不健康内容的渲染,使部分大学生身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耽误了学业。为了让大学生能正确的认识电脑的用途以及正确的使用电脑,给大学生电脑消费提出更加合理健康的指导性意见,于是,我们小组成员准备了101份的调查问卷,对我们学校的同学以及附近学校的同学做了一定的电脑消费行为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的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获得真实、可靠、有效地数据资料结并结合小组搜集到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在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面,我们采用了数据表格的数据筛选功能,得到有用的资料,辅以图表作出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101份来自我校以及附近学校的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回答结果显示,近93%的大学生认为电脑对大学生活是必须的,其中近84%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的是笔记本电脑,本次调查中,男女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其中大部分的是大四的学生,占58.42%,其中,大一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少,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是电脑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且从调查结果中显示出,电脑的价位、性能、品牌、购买场所以及优惠方式灯方面因素对学生群体购买的电脑具有一定的影响。

  1、大学生偏爱的电脑类型和品牌

  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的快节奏化,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便捷化,大学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追求时尚以及新奇事物的本能促使大学生对一切新事物的敏感度不断增强,选择笔记本这种便捷的电脑类型也体现了大学生一种快捷生活的一种态度。

  2、大学生购买电脑所考虑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有38.4%的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考虑电脑的性价比,其他因素依次为:售后服务18.57%,品牌16.88%,价格15.19%,外观设计10.97%。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购买电脑时较多的考虑到电脑的性价比,购买到价格公道性能又比较好的电脑是大部分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在售后服务方面,部分的学生也比较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说,大家对电脑的质量方面比较重视,对于质量好的电脑比较偏爱,而对于电脑的外观设计方面,大家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

  3、大学生主要关注的电脑性能方面

  从图中显示可看出,大学生对电脑的性能方面考虑最多的是电脑的CPU,比重为28.2%,其次是显卡以及内存,比重分别为23.68%和21.43%,相比而言,显示器,硬盘,电池持续时间以及其他等因素比较少的考虑到,因此大学生对电脑的核心部件的质量是相对重视的。

  4、大学生认为电脑需要改进的方面

  大学生认为电脑应该改进的方面中,安全保护功能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7.44%,其次为耗电量26.98%,外观设计17.21%,画面音响16.74%以及键盘触感11.63%。电脑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危害,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了困扰着许多电脑使用者,因此电脑的安全保护功能也就变得重要,同时,高保护性的电脑设备能让我们更加安全放心的上网。大学生在关注电脑安全性的同时,对电脑的其他设备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考虑。

  5、大学生平时的上网时间以及上网目的

  从数据看出,大学生平时的上网时间大部分在3-6个小时,时间安排上还是比较合理的,表明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电脑上。

  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是游戏娱乐,所占比重为34.25%,其次是查资料31.96,了解新闻24.2%以及其他9.59%。可见,大学生在上网的时间内很少把电脑的用途运用到学习上,过多的把时间分配在了游戏娱乐上,因此,在使用电脑方面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念,减少娱乐游戏的时间。

  6、大学生所能接受的电脑价格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所能接受的价格在3000-5000元,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而结合我们学校以及附近学校的大学生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不是特别富裕,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于父母的,因此,这个范围内的价格能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也有能力负担起,所以,这个价格范围的电脑比较受学生们的青睐。

  7、大学生一般通过哪种渠道了解电脑相关信息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5

  一、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基本情况

  我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初见雏形,但与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场相比,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市场规模还很小。不过中国信用卡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惊人,以标准贷记卡为例,到20xx年中国信用卡已经突破一亿张。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发卡量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死卡比重大、各大银行无序竞争、学生透资难以还清贷款等等。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情况,正确引导大学生信用卡消费,我对内蒙古财经大学09级大学生信用卡的现状、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调查,重点对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次调研活动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并采用了随机调查的方式, 共发放200份调查表,调查对象主要是目前在内蒙古财经大学09级就读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过度

  图1 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消费金额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每月消费额度大约为300-600,其中占了57%。但我们应该知道,在校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大学生信用卡很容易陷入债务问题,而往往发生后,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大学生消费过度,普遍认为刷卡消费没有付现金的那种心疼感,消费起来大手大脚。这致使家长受累,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消费一般要靠父母。使用信用卡的不理性消费,不但不能培养其理财意识,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过度消费行为,给家长造成经济负担。

  (二)信用卡市场业务开展拓展困难

  据调查显示,当前阻碍办卡的原因有12%是申请的途径不方便或手续麻烦, 11%得不到父母的同意,23%的学生认为附近可用信用卡消费的场所不多,使用不方便,54%担心刷卡引起的过度消费,引起经济困难。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不知道国家已经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在使用中往往因为未按时还款而被记录黑名单,对将来的个人金融活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也使大学生对使用信用卡产生反感。大学生对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的信任度不高,使其他商业银行市场拓展任务艰巨。整个信用卡业务各大银行的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农业银行的熟知度是最高的达45%,依次排名分别为工商、建设、中国、招商,其中中信的知名度相对而言极低,而拥有者更是少之又少,仅占2.5%。

  三、 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建议

  目前,信用卡的业务仅仅局限在透支、刷卡、分期付款等方面,而当前大学生的合理花费又主要集中在学费、上补习班费及考证费用上。因此,银行应拓宽信用卡的业务渠道,使更多需要吸取知识而又一时缺乏资金的大学生能够利用信用卡进行学习,更大程度上发挥大学生信用卡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信用卡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好,对银行既保证了一定的收入和拥有了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而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达到科学理财的目的;但是如果使用得不恰当,银行不仅会有一笔呆帐,而且光死卡费用就令人担忧,而大学生的过度透支、逾期不还会对他的一生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情况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学校应相应地对大学生进行关于“消费道德”、“理性消费”及“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为了避免大学生滥用信用卡造成攀比之风与拖欠款项,高校应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理念着手,开设相关课程,将“消费道德”、“理性消费”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教育即将真正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如何正确、理性、合法地消费。

  2.由于大学生对于因刷卡产生的债务,自己基本上无力偿还,建议将他们所办的信用卡,与其父母的银行卡捆绑,使其可以在刷完卡后,不必头疼还款问题。但为了防止,因此而产生的责任风险,可以根据父母或本人意愿规定其每月的刷卡总额,不论是否透支,中止刷卡功能。

  3.许多学生并无能力或根本没有使用信用卡,使所办的卡成为睡眠卡,因此常为交年费而烦恼,导致有一部分学生会将信用卡注销。对此,我们建议是否根据大学生的学年,免去他们在校期间的年费,以留住潜在客户。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状况,对于所办的信用卡只有沉睡或注销的结果,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吃力不讨好,建议根据状况对一部分学生发放信用卡。并且政府、银行与学校要共同监管大学生信用卡的发放过程,努力建立有关信用卡和银行卡使用的法律环境、支付基础环境、信用风险评估和征信管理体系。

  四、结论

  1.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将是一个十分具有前景的潜力市场。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大学生持有信用卡,并且大部分都只拥有一张信用卡,所以信用卡的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信用卡在大学生中产生与流通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职业和资产,不符合银行发放信用卡的申请标准,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高,毕业之后可以迅速补充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就是发展信用卡市场上的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群,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内涵相吻合。从长远意义上看,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的中高收入者,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应用新产品的意愿也比较强,他们将成为未来银行卡持卡人的主力军。因此,从诚信角度与长远角度上考虑,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开发前景相当巨大。

  2.从一定意义上讲,信用卡在高校中的流通与使用,确实给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与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刺激了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扩大了总需求,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发行真正的信用卡,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挑战。而如何从正面健康地引导,树立起新一代人正确的理财与消费观念,是包括教育机构、发卡银行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应当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6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

  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状况

  4、明确大学生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范围:在校大学生

  问卷以及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37份,有效问卷37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1、月生活费数量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2人选择了500-1000,结合现行物价水平,总体消费还算合理。虽然个别消费较高,可能是受家庭消费跟其他因素的影响。

  2、月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33人选择父母给予。这表明,大学生月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给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的思想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倾向性——父母,要实现大学生经济上的独立,除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树立经济自立的意识,关键在于还要社会上的给予更多的机会与支持。而且,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大学生在思想和经历上共同成长。

  3、月生活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状况是刚好用完。由此可知,学生消费基本趋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学任然出现不够花的情况,说明个别同学的消费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

  4、月生活费不够用采取的措施

  统计结果表明,当学生生活费不够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向同学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职。

  5、生活费主要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要消费用于饮食和通讯方面,但在娱乐、服装方面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而用于学习方面的却很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6、月伙食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伙食费的状况主要集中在300-500元,500元以上这两个区间,证明大学生在用于生活方面的支出占了月生活费的大部分。

  7、月购衣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学在服装方面的支出过高在三百元以上,这需要适当的调整。

  8、每月学习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过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见,学生应适当增加在学习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间,这在每月消费支出中是较为正常的。

  10、每月上网的花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上网费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较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学的上网费用在200元以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11、每月话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64.4%的同学每月话费支出在30—60元之间,对于依靠手机与家人、朋友等进行联系的大学生来说算合理。

  12、每月交际花费状况(包括恋爱消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交际的花费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内,也有部分同学每月交际活动较多支出在两百元以上。

  13、生活费有盈余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财商也比较高,会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分析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4%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9.5%的同学月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有29.8%的同学月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有5.4%的同学有1500元以上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高消费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和依靠助学金。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储蓄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及口头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一部分同学每月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钱度日,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建议和意见

  总的来讲,追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费的存在。但是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对这些非理性消费行为不能及时引导扭转,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家庭的经济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未来及持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时间,不仅要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4、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5、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7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电子支付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持卡消费早已普及,而大学生更常用的是电子支付,通过电脑、手机,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支付。

  2.消费多元化倾向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80%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手机”,同时,电脑、自行车、轮滑等也多有选择。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12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8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比较谨慎,追求高性价比。

  4.追求时尚和名牌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从调查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5%的同学在300元以下;有45%的同学在300-600元之间,有30%的同学在600-900元之间,有19.5%的同学在9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2.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调查发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见,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攀比心理。

  3.恋爱支出过度

  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6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不道德行为。

  四、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主要是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一是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二是克服攀比心理,培养良好消费风气;三是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消费计划。

  2.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建立健康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消费自主同时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消费要求给予区分,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8

  一、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二、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

  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1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9

  【内容提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阜阳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消费构成、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科学的,合理的,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新变化,而多层次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又有双重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得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心理,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构成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变化必然通过在校大学生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现状得到反映,也必然要引起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新变化。大学生消费观体现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青年一代的精神文明程度。因此,重视大学生消费观的新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便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一。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大学生的消费观既受到家庭消费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来自不同消费水平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同时,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样在消费伦理观上也还需有正确的引导,这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二。

  大学生是他们同龄人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以及消费观,既表现出18-25岁处于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现状以及消费观的新变化,又表现出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由于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会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重视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消费行为及消费观的正确引导,也必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三。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的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口头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做出分析。问卷设计的着眼点在于了解阜阳市大学生消费的各方面情况,以及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受访者的个人特征以及消费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则是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因素等。

  阜阳是个中等城市,消费水平中等偏上。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范围阜阳师范学院的本科生,具体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四个年级的学生,共涉及文,理,工科的相关专业。问卷调查于20xx年3月底实施,历时3周。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网络调查问卷浏览者107人,回复23份,有效回收率为21%;口头调查46人,有效回收率为100%。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筛选归纳,对比分析。

  三、大学生消费构成调查

  (一)大学生的日常消费额

  大学生月消费额调查统计表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按1年在校10个月计算,一般大学生在校日常消费每年少则3000元左右,多则在5000元,少数大学生还会更高一些。

  通过对阜阳师范学院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师范生的日常消费比非师范类的学生低一些。师范生学费相对低廉,另外每月学校补助稍高一些。师范生消费在150元以下的占20%,在250元左右的占35%,在300元左右的占34%,400元以上的占11%。

  从月消费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即在大学生中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水平为中等,月消费水平过低和过高的都只占少数。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0

  被调查人年龄__年段___专业_____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请尽量如实填写,(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路走好。

  一.客观题

  1.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

  a.350以下b.350-500c.500-800d.800-1200e.1200以上

  2.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

  a.250以下b.250-350c.350-450d.450-600e.600以上

  3.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

  a.200以下b.200-300c.300-400d.400-600e.600以上

  4.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有元支出

  a.50以下b.50-100c.100-150d.150-200e.200以上

  5.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饰和化妆品方面平均每个月的消费

  a基本不花费b.50以下c50-100d100-200e200以上

  6.您每月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是多少

  a.我尚单身b.100以下c.100-200d.200-400e.400以上

  7.您拥有手机吗?如果有,每个月话费支出为多少?如果没有,请回答下一题。

  a.50以下b.50-100c.100-200d.200-300e.300以上

  8.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多少(仅限于使用电话卡的情况)

  a.20以下b.20-50c.50-80d.80-110e.110以上

  9.您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a.补贴日用b.增长社会经验c.赶时髦d.渴望独立

  e.闲着没事,干就干了

  10.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

  a.学子勤工俭学,b.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c给企业打工d.主要从家里拿钱,很少自己挣钱e.其他:

  11.您的家庭月总收入为rmb

  a.500(以下)b.500—1500c.1500-3000d.3000-5000e.4000以上

  12.您觉得您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

  a.高得惨不忍睹b.偏高c.刚刚好d.偏低e.低得一塌糊涂

  二.问答

  1.您的家乡是:____省(直辖市,自治区)_____市

  2.您有没有在不知不绝中花去很多钱的体验?如果有,您觉得这部分花费是否必要?

  如果您认为不必要或者很大一部分不必要,您能想出什么办法避免这部分花费么?

  福州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计算机系01极(2)班耿雪垠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42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

  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更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武汉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这其中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call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例如,取样调查中有7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五、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加之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我们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财商攀比“超前”消费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但质量、价位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

  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大多数同学表示陌生。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说明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较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而对于开支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对一个学期的花费没有具体预算,很多人把整个学期的钱全带在身上,因为没有合理预算,生活上的开支比较随意,毫无计划性,经常前松后紧,时常会出现“寅吃卯粮”的局面,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想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家庭收入基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距离,高消费与低消费差距比较悬殊。《青年时讯》20xx年3月11日报导,由山东大学社会系承担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已达到400元,但最高消费额已达到1450元,最低的尚不足90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还多。郑州轻工业、学院对郑州市五所高校的6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每月最高消费为20xx元,最少的只有180元,这意味着一名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几乎相当于另一名贫困学生一年的开支,这些调查结论是一致的,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差距打,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个体间差异很大。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大学生的消费大体有四个方面,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虽无一致的结论,但从对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来看,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在大学生的月消费中,用于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的比重偏高,而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之处所占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部分女生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这种因各种原因削减基本生活开支的现象在男生中也一定程度的存在。

  4.过分追求高消费,攀比心理较重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追求时尚与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大学生旺盛的消费欲望和前卫的消费观念与非经济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过度的追求时尚与攀比,可能会使大学生偏离正确的理性消费,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盗窃、诈骗等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为追求时尚的非理性消费。脱离自身实际的“出众”消费,不顾家庭实力“超前”消费,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手机不断更新,电脑频频还贷,买东西讲究名牌,盲目的追逐潮流,使大学生中高消费群里呈现出增多之势,催生了一批大学生“负翁”。

  6.恋爱支出过度

  另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大学生普遍认为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与行为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学校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校园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

  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加强学校教育管理以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克服攀比心理,要学会懂得有节制消费

  大学生作为一个纯消费者,经济来源大多依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消费应该量力而行,防止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学校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如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举办系列消费知识专题讲座,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等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他们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形成科学消费观,促进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学生的理性消费能力。家长要克服“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做法,应借鉴西方“再富不能富孩子”的做法,给他们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培养大学生独立的理财能力

  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就应该具备独立理财的能力,记账和编制预算,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对理财能力的一种培养。社会学者分析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在大学时代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2

  一、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学生之一,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我们小组的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西南政法大学的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们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们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

  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当前西南政法大学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调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重庆市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意向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过对西南政法大学的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西南政法大学全体在校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分为网络问卷(以邮件形式发送)和打印的问卷,共有50位学生参与了此次问卷,其中包括了大一到大四所有年级,尽量保证了其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当前西政学生每月的生活费65%在800—1500之间,34%在800元以下,在我们的调查中,每月生活费在1500以上的几乎没有。而这些生活费98%以上都是来源于家长的补给,无论是在大一到大四的哪个年级,在我们的调查中,都未出现生活费主要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而来的学生,但大一有位学生表示自己的生活费来自于其他。可见身为大学生成年人的我们,主要还是依靠父母在念书。进而我们又将生活支出划分为了饮食、通讯费(话费、网费等)、购物(服装、饰品)、书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交际、娱乐(电影、游戏等)和其他7个方面进行调查,在受调查人中,有42%表示其主要生活支出是在饮食方面,22%表示在通讯费即电话费和网费方面,表示在购物和交际方面的各占16%,另外4%的同学表示主要在生活用品方面。

  结合以往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生活消费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消费比重在不断提高,但满足基本生产需要的消费仍然占主要方面。另外,大学生的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化,有的学生将大多数生活费用于满足自己饮食时,另一些则大量用于通讯,娱乐等。接着,我们提问了他们的生活费是否有结余,其中,只有6%的学生表示结余很多或钱不够花,54%的学生表示略有结余,其余34%的学生则表示刚好够用,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活费给予数量大多是刚好合适的。家长在给予孩子生活费时也充分考虑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但在下一个问题中,我们发现,46%的学生在消费时完全没有计划,想花就花型,30%是能省就省,也没有合理的消费计划,只有24%的学生是在有计划地消费,有良好的消费习惯,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急需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养成计划消费的习惯。而问及在自己热衷的方面是否会抑制不住花钱时,共72%表示会或有时会,也体现了大学生的不理智消费。值得庆幸的是接下来的问题,您消费注重什么的,有56%的学生都表示注重质量,表明了理性消费的心理,但仍然有20%的学生注重价格低廉,12%的注重品牌或时尚。而在书籍购买方面,绝大多数也表示购买过但并不多,只有18%是经常购买,还有2%表示从未购买,这类学生应当多多读书了。关于娱乐场所的消费,则有32%的表示经常去,64%表示有时去,4%表示从未去过,没有人表示经常去。接下来我们又对同学的消费计划记录做了提问,没有人表示对自己的消费做很详细的记录,但62%的学生都是有记录的,也有38%的同学完全没有记录过自己的消费。而在消费计划方面,48%的学生表示有过计划,但伸缩较大,表明大家还是有想做计划的想法,只是执行上有难度,也有34%的同学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计划,12%的表示有时会有计划,还有6%表示有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最后,我们问了各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情况是否满意绝大多数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14%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强烈想要改变自己消费习惯的想法。

  三、问题总结:

  当前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消费不够理智,盲目消费较严重

  2、没有合理的计划,想花就花,也没有记录,对自己消费了解程度不够

  3、没有节约意识,会控制不住自己乱花钱,对金钱的储蓄意识和投资意识不强,理财能力较差

  4、在学习方面的花费较少,对自己的能力培养不足。

  四、改进建议:

  1、我们应加强合理储蓄观念。

  2、对于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合理消费观念。

  3、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地消费;强调节约、勤劳俭朴等节俭消费观。

  4、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浪费现象。

  5、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6、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的消费结构和习惯,对未来主要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反射作用,因此关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很必要的。对次我们协会做了以下调查。

  1关于每月的平均生活费

  根据调查,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消费,城镇学生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每月的平均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仅占4.5%,1301元以上的占5.5%,大部分学生每月的平均生活费在500元到1300元,其中501元—800元的有53.7%,801元—1300元的有36.3%.可见大学生平均月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

  2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对于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有88%的大学生选择了父母,5%的学生靠获得的奖学金来填补生活开支;,15%的同学通过兼职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2%的同学还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由此可看出,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来源趋向于多元化。

  3每月的主要消费项目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从调查问卷可知,在每月的消费项目中,95%的学生伙食占每月消费额的50%;学生服装消费在10%--20%左右;书籍、各类培训费用大二、大三的在每月消费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大概5%-20%,大一的占用每月消费额相对较少;娱乐、交际在每月消费额中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15%的同学有30%的花费在这方面,75%的学生这方面的比例为10%,10%的学生在10%;对于购物花费在普遍在10%-30%,通讯费用占用5%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娱乐、交际消费将成为学生每月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4采取消费的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消费的主要形式,15%的学生热衷于网络消费,64.5%的学生还是愿意选择大型超市或其他的百货商场,14.5%的学生会选择专卖店或品牌店,其他的6%则大多数选择小商铺。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消费形式也日渐增多。

  5理财的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85%的学生表明从来没有记账的习惯,13%的学生则有隔三差五的记账习惯,只有2%的学生会坚持每天记账。对于每月的生活费,大部分学生还比较理智。70.3%的学生是一边花一边打算,12.3%的学生是想花就花,12.4%的学生能省就省,5%的学生则会全部计划好再花。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面对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学生花钱也相对随意。

  6消费时产生的顾虑

  消费时总会存在一些顾虑,在被调查者中,85%的学生看中的是商品的性价比,15%的学生会考虑资金的问题,10%的学生也会考虑商品的时髦度,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学生会考虑其他同学是否也拥有。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了,攀比现象也少了。

  7消费的心理

  一般情况下,76.7%的学生表明在确实有需要的情况下会去消费,12.3%的学生会看心情去消费,9%的学生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去消费,2%的学生则会选择打折促销是去消费。面对诸如“光棍节”商品疯狂打折季,85.2%的学生选择了看当是有没有需要的态度,7.3%的学生会选择冷静观战的态度,还有5.5%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购物欲望,2%的学生则选择疯狂购物,在所不惜。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相对来说还比较成熟。

  结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现在就有关大学生消费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提以下的几点建议 :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4

  一、社会实践的缘由和目的

  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生活在物质产品相对比较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年代里, 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拥有全新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对于网络消费更容易接受和推崇。所以,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标准,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健康的消费。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大学生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并且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在消费这方面的观念和趋向,以及对大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根据老师的要求,对现在大学生每个月生活成本进行调查。 社会实践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全国普通的在校大学生 社会实践的经过 本调查报告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将问卷在网上发布,被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完成问卷调查,可以进行统计。主要针对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每个月的生活费用的一个调查再由各组员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讨论后对大学生生活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二、 社会实践的具体调查报告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种种现状

  当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在

  父母在我们的眼里,就像是我们永远的债主,不断的向他们索龋然我们却还像未长大的小树苗,永远的庇佑在大树的怀抱中,这是许多大学生目前的生活方式。

  根据我们进行的调查和访问,60%的同学一学期平均出去集餐的次数为三次,同学聚会、朋友过生日、谈了男女朋友、拿了奖学金等等都是我们同学出去吃喝的理由。这样算下来,消费也是不小了。同学聚餐本事一个很普通的现象,怕的就是这种大场合高消费的聚餐,一顿饭上千元,这究竟是我们大学生的生活,还是你迫于无奈装的大头?

  很多同学盲目消费,没理财观念,遇到什么商场打折促销活动,大型柜台打折什么的活动,平时的消费方式就不受控制了,该买的买了,不该买的也跟着别人消费,养成了“爱贪小便宜”的习惯,而后往往是很吃亏的。

  大学生中最普通的消费还有网购,办个网上银行,弄个支付宝财付通,申请个淘宝网京东网当当网的账号,今天上京东,明天逛淘宝,看见好东西焉有不买的道理,物品不断更新,消费不断的进行!网吧通宵游戏的伤害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可还是有人往火坑里跳,拉也拉不回来。网吧一蹲就是一整天,网游一登就是一晚上。对于许多玩游戏或沉迷网络的同学来说,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相信大家都知道游戏对身体的伤害,但对玩游戏的消费就是对我们生活最直接的伤害。

  以上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消费现象,看过了这些画面,同学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上述的情况我们有没有经历过。在这里我敢说每个同学都有吧。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下,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我们应该怎么分配,怎样才是算得上用到实处了。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每个人都能懂得都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对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二)问卷调查

  1.问卷情况

  问卷发出数:34份

  实收数:34份

  有效问卷数:29份

  2.数据统计及分析

  (1)生活费用总额

  统计出来的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每月的生活费总额主要是集中在1000—1500元之间,其次500—1000元之间的也不在少数,至于500元以下的和1500元以上的选择很少,整体呈现椭圆性的分布,应属很合理的现象。

  (2)生活费用的支出

  根据统计调查问卷得出,男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饮食方面;女生的生活费则主要用于购物方面,但饮食方面也占很大比例。但是我校学生的关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则是很少,普遍在50元以下。其他关于手机费、日常生活用品、恋爱等方面的支出则适中。通过比较发现,在我们学校,同学们平时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比较而言很高,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关于学校食堂菜价的相关思考。(3)打工兼职方面

  分析统计的数据看出,绝大多数的人对自己找兼职工作赚钱都很感兴趣,认为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通常选择在大三大四期间做兼职工作。

  (4)奢侈消费合理消费方面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多数人会偶尔买奢侈品,适度消费;还有相当一部人是坚决不买,因为那是不必要的消费;而且绝对多数的人认为自己的消费现状很合理,而且不认为会给家庭带来压力,起码也是压力在父母的承受能力之内。

  3.调查内容及分析

  (1):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来自中部地区,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之间。大家普遍认为生活费给的很充裕,认为不足的人很少。就目前的国家经济状况而言,这个数额的生活费绝对不少,也就是说绝对充裕。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年来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家庭收入也比较理想。又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难免有些溺爱,其中表现之一就是给足生活费。其实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的“米虫”思想,或者说潜意识里的“米虫”思想。

  (2):问卷统计表明,有女朋友的男学生一般生活费在1000元左右,甚至更多,其主要花费在伙食(有时是两个人一起吃,但由男方支付饭费),买衣服,以及陪女友逛街的费用上,而单身的男同学一般在800元左右基本够用,主要花费在伙食,手机费用,游戏(个别抽烟也是一部分不小的开销)。而有男朋友的女同学月生活费刚到800,甚至更少。而单身的女同学花费成两极分化,一类是稳定型,这类学生平时很少出去逛街或者聚餐,主要花费基本上是伙食只要500元左右,另一类波动型,这类学生很爱出去逛街,基本上大多数主要的生活费,花费在买衣服上,伙食花费要比衣服多,但有时一个月花费很少,有时很多,月生活费支出不定,主要因为有时在积攒钱,买一件很贵的衣服,所以这类学生月生活费不定。

  (3):大学生的月生活费,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同学过调查大四

  学生发现,在前几年,学生的月生活费普遍在600元左右,而近年随国内通胀影响,物价不断上涨,生活费上涨到800元,对学生的生活费用有些影响,但影响目前还不是很大,普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目前消费首先考虑的还是质量和价钱,也就是常说的性价比,最求实际,理性消费还是当代大学生主要的观念,因为我国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自己打工赚赚钱并不多,所以绝大部分的学生的月生活费比较固定,在合理的区间内。由于消费能力有限,所以购买物品时往往力求节俭,但当今大学生社会活动较以前有所增加,所以有时也会比较注重外在形象,这就产生了一些学生追求品牌,注重外边的心理,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这同样值得关注。

  (5):研究完问卷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打工兼职都挺认可的,诚然,在校大学生做兼职有利于锻炼能力,增加收入,缓解个人家庭经济压力,获取社会经验和增长阅历,而且能更快适应社会,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矗但我们分析后认为,在校大学生做兼职弊大于利。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是我们在校大学生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知识就是力量,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兼职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必须建立在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否则作为兼职的实践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固然,没有理论基础而急功近利的兼职实践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再者,不容忽视的是,有些人为了有实践经验,为了赚钱不弄清情况就跑出去做兼职。可是,等到他们毕业回头看自己的大学时,有没有想过除了实践经验,在大学的课堂上还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有没有好好利用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时光?所以说,正确处理好兼职与学业之间的矛盾也是很重要的。

  4. 对于大学生消费理念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

  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五)应明白大学时光真的很短暂。在你不经意间就从指间溜走了。

  刚进大学是在一个起点上,但是毕业时就不一样了,是想满腹经纶,还是满袱衣服,就看你的选择和努力了。毕竟青春就这么一次,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结语

  体会与感言在通过这次对大学生零花钱情况的调查后,我们了解到许多学生对零花钱的使用不是那么得当,大学是一个建立朋友圈,适应社会的最佳时期,平时和朋友的一些吃喝应酬是必然的事,但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的一些同学却在娱乐花费上过了度,想想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现在许多大学生上演的一幕就是“歌舞升平,酒杯交错”。当然,这不否定大学生还是有很多自我约束力很强的人,他们深知父母的辛苦,生活的不易,想到自己坐在

  教室里享受高等教育带来的便利,父母有可能就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就会勤学好问,对自己的花费也处理得很得当,这确实是我们全部同学应当学习的思维方式。而相反的是,我们还有许多的大学生仍处于迷惘中,心境还停留在孩童时代,零花钱恰恰用在“玩”上的数目超乎预期,或许是应为自己为人处世的需要,比如同情人逛街,玩网游,煲电话粥聊天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消费,当它们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的时候,那远不是父母给我们那点生活费所能支付的。所以我们就会找一些渠道弄钱花,原来自己计算得好好的花费却成为泡影,使得学习不顺,生活不安“本以为平时丁点花费不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但最后却吧父母给我用来交学费的钱都花光了,最后连学费都叫不上”一位理财观念欠缺的同学如是说

  同学们,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同学,我们来读大学,说苦苦不过父母,说累又累在哪里,比起父母,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安逸,肩上的担子是多么轻。说大学来玩的,玩的确实他们的血汗,我们的调查就是想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合理应用。有的时候,对我们的父母来说,你用他们给你的钱买一件礼物送给他们,即使礼物不是那么的光鲜,但在他们的眼里,这也许是这些年他们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已逐渐成为引导社会消费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把握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行为导向和心理特征,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 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矗”

  学生在购物消费的过程中,对所需的商品有不同的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

  1. 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和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他们的购物目的是为了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地关注商品的质量,而对外表则不十分挑剔,只要实用也就满足了,此种心理在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这是由于中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打工挣钱的不多,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资金是相对固定的,大约在300 —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不超过20__ 元,而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购物消费时十分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尽量搜索物美价廉的商品,即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质量的可靠性与商品价格的完美结合。

  2. 品牌时尚是永恒的追求

  大学生作为一个拥有高等学历、思想求新、观念先进的特殊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擅长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于其他阶层的消费群体而言,大学生消费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品牌代表高质量,代表了较高的价格,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当今媒体无孔不入的广告舆论的长期影响下,大学生在实际购物中更多地关注品牌,选择所谓的“名牌”产品,通过对时尚商品的追求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 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差距逐步增大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主要以生活消费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而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随着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大学生每天需消费10 元左右才能满足基本的饮食生活需要。

  在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的调查中, 有不足18 %的学生在400 元以下的生活水平线上坚持学业;43 %的学生月平均消费在400 —600 元之间;有33 %的学生维持在600 —1200 之间;而有6 %的学生月消费则在1200 元以上。在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在逐步增大,两极分化将更加显著。

  2.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指出,为了拥有一台轻巧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一部分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学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或透支银行卡以满足自己强烈的消费欲望。这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最终的结局是债台高筑、生活窘迫,逐渐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危机中,进而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3. 储蓄观念淡漠,理财观念需培养和加强

  在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限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因专业知识而注重理财的学生,数量极为有限。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理财观念需要加强引导,

  注重培养。

  4. 恋爱支付过度

  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需要多支出100 —300 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 元左右,多者则达到1000 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 。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影响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广博的知识面使其在消费时注重知识性;对新鲜事物热衷并乐于尝试,使其在消费的同时注重时尚性、潮流化,强调新颖美观;由于个性独特,思想起伏,在消费时会情绪化,即兴购买、冲动性的购买代替计划性的购买;而富于创造力的思维、强烈的表现能力,使大学生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消费态度,即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消费态度通常决定了大学生对某种商品的评价,甚至代表了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感觉和行为趋向。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1. 求新心理

  对于新产品,不少大学生在广告舆论和宣传的长期影响下,或是接受赞

  同,或是产生逆反心理,但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最终趋近新产品,进而产生消费。

  2. 求美心理

  这是大学生以追求欣赏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物心理。在同一品牌、同等价位、相同款式、不同色彩间,大学生的消费选择自然以达到最大欣赏价值为目标。

  3. 求名心理

  青春是激情张扬的时代,大学生追逐个性,为了显示商品的附加属性,如气质品位等,或为了炫耀自己,他们十分在意商品的品牌,追求品牌卓越、款式新颖的进口高档商品。通过消费此类商品,以达到表现富有、高贵、洒脱、时髦的目的,此类大学生消费群体极少考虑到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的实际质量。

  4. 从众心理

  主要是指消费者在购物认识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同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意志薄弱、顺从型性格的大学生从众心理更强一些;当大学生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信,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消费的目的时,更多地表现出从众心理;从消费利益的角度讲,大学生多认为随着多数人购买总会得到好处,即使上当受骗,也是大家一起上当,以求得心理上些许的安慰。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个性、文明、科学的消费观

  在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错作为评价标准,更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期达

  到抑制大学生消费的目的。作为引导者,应更多地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施与时代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个性、文明、科学适度的消费。

  1. 发展个性消费

  由于个性的不同,不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因此,我们不宜压抑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2. 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文明消费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3. 倡导文明消费

  文明消费即强调健康向上的消费精神,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享乐性消费,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价值。通过倡导文明消费,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4. 提倡科学适度消费

  由于从小受到过度照顾,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对国情、社情和家情的认识,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科学、适度的轨道。

  1、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因此企业应该着重注意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等,要给大学生留下一种亲切的感觉,产生下次还想来的欲望,切不可对他们进行坑骗等不良行为,也不可以设一些“合法的陷阱”,这样会砸掉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信誉,产生连锁反应。

  同时情绪性的另一面是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消费具有冲动的特点,因此商家要注意利用广告等宣传形式,尤其加强适合学生特点口味的宣传,如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互动型大学生活动,或对大学生活动提供一些赞助。百事可乐大学生艺术新星大赛就是这样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活动影响比较深远。

  2、先锋性消费,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也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

  大学生具有勇于尝试的个性特点,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比较喜欢新事物,消费观念比较超前。新事物包括全新的物品以及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功能,新包装,新内涵,新形象,旧产品的新购买方式(如网上购物)、促销活动(如有奖促销)等等,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结合社会新出现的时尚开发新产品和新创意,并注意作好宣传,增加内涵等附加价值。

  3、消费产品集中,购买集中特征明显

  目前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娱乐、交友、培训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IT消费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CD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MP3了。

  另外,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4、对商品的品牌比较看重。

  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没有牌子的东西一般不会去关注。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下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大学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一旦尝试了某个品牌,觉得很好用,一直都会使用这个品牌。当然,对于类似于服装之类的时尚商品,大部分同学表示,毕业之后不会再买现在喜欢的品牌。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是上了大学之后,从开始关注一些品牌,对一些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在之后才慢慢形成的。可见,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忠诚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海量产品信息,同时他们判断能力也不断趋于成熟,而且这个阶段形成的一些品牌观念也很有可能会带到他们毕业以后的生活中。

  5、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

  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的特点非常利于商家们进行季节性的重点促销,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重点性的有针对性的促销,众所周知,在每年的九月份,随着新生入学,高校市场会形成一次井喷的过程,同时在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学生经济能力较强,消费欲旺盛。校园消费将进入井喷状态,形成了“节假日经济”,这实际上成为商家在高校范围内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商业品牌的良好时机。

  以上几点独特的商业价值,都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以及高质量等几个特点,使得校园营销极具商业价值。简要地说,企业开展产品和品牌推广,近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购买行为,产生实际的营销结果,远期可以长期地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意义非常重大。

  不要攀比合理消费

  社会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学生的高消费有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原因,社会上消费分高中低的等级,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应该将重点放在中低档。高消费毕竟是少数,遗憾的是我们恰恰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上的错误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院研究院刘惠林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他认为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消费上比别人差,怕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实际上是自己在攀比,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消费经济学者、上海同济大学田晖老师认为,以前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着重视储蓄积累,忽视即期消费;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重视经久耐用,忽视追求时尚;重视维持性消费,忽视消费更新;重视子女消费,忽视成人消费;重视大路货消费,忽视品牌消费等落后的消费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形成即期消费、精神消费、品牌消费等消费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不少大学生高消费的现象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逐步提高消费方式的文明程度。同时,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道德建设,提倡、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济困助危、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等优良传统。

  现在的校园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使得中国的广大学子正在接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带有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形成着不同的消费观念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价值取向.思维结构的不同,也体现出了地区经济的差异.

  1.以理性消费为主

  从调查,与同学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还是在进行着实际.理性的消费.价格.质量.潮流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来自父母,每个月的消费并不是无限度的,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的恩格贰系数是很高的,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还处于”温饱”状态.所以他们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在想”小康”过度,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这也可以从许多同学在月底出现”经济危机”可以看出.

  2消费的两极化

  在整个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同学的消费是处于两个端点.家庭收入高的同学在物质方面的生活就更丰富,电脑.手机.旅游等等.而贫困声同学去仍在为每月的伙食费发愁,使得大学校园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生活状况

  3.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消费结构很不平衡,吃饭,通讯.日用品费用占了很大部分.而在学习上的花费却是少之又少,而其中男女在吃上面的消费又不同,男生体力消耗大,吃的方面很注重,而许多的女生为了保持体形而节食,把大多数的钱花在了衣服.化妆品上面.

  4.经济独立意识较薄

  中国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打工的目的也不会是为了补贴生活费,而绝大多数都是在为了增加见识.经济上呈现出了一种依赖性,而没有了独立,在经济上处于被动.调查显示,只有28%的同学有记帐习惯.对于钱他们只是一味的在花,没有预算,没有想到自己去获取,自己在钱上面取得真正的自主权

  五、大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和引起的原因

  1.大学生消费的结构的不合理.无计划的消费主要还是由大学生所处的位置所引起的.大学生是处于与社会没”围墙”的校园,与社会正进行着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这就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出现攀比的现象.这有着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的原因

  2.父母对子女的错误引导,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对象,父母如果在消费上面盲目,那孩子又咋会有好的榜样呢

  3.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在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学校是应该最先做出反映的,对这方面的教育还不足.学校对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的指导还不够,没有把学生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6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17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买什么东西付帐时一刷卡就OK。网上购物也成为大学生热爱的购物模式之一据我了解,中行就对大一、大二大学生发行了相应的购物积分的信用卡。还有很多大学生都会浏览购物网页,其中大部分的女大学生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手机已经达到人手一部,mp3已经过时,改用mp4了。

  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买电脑”,其次是“旅游”,反映出大学生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对于这个结果,我表示非常理解。首先,我自己也是一名大学生。大学的生活相对高中而言,时间变得宽裕起来,也能够自己分配。在课余的时间,拥有一台电脑能够让我们更好更快得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娱乐信息。而旅游除了能够让我们领略不同的风光,还能帮助我们体验旅游地的风俗人情,增长见识。同时,旅游也是一种能够很厚放松减压的方式。

  而据我对身边一些朋友的观察,假期除了参加文化知识类的提高班,很多人还会选择到游泳馆、健身房锻炼,学习画画、舞蹈、乐器或者是武术等,既充实自己的假期,又能锻炼、提高自己。

  如果经济允许,我最想做的是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专业相机。我会随身携带它,记录我身边的人和事物。有一位摄影的朋友很喜欢一句话——“摄影,能让瞬息的美好变为永恒。”我觉得,即使是平凡、不起眼的东西,当我去捕捉它,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网购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主要渠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网上购物实惠,经济。由于开网店免去了店面的租金,雇员数量减少,网店老板可以节省出很大一部分成本,从而同一件商品得以以低于较市场价的价格售出。这样就吸引了人们通过网上购物,而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我们大学生在进行理性的消费。

  4、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电脑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名牌、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对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9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高中的时候,我在省里重点高中读书。可不要认为重点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书呆子,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高中生)就已经对时尚潮流是很敏感的。在课余生活中,她们喜欢翻阅时尚报刊,了解流行的衣着发饰,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可以想象,当代大学生在远离繁重课业和较宽裕的经济条件下,会选择追求时尚和名牌是再正常不过了。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对“财商”概念的认识,很多同学表示陌生。一学期结束后,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我读预科的四个月,乱花钱的事做得也不少了。但因为从小学就开始住校,经过手里的生活费也不少,所以一直有记账的习惯。看着超出自己预算的账单,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下学期可得给好好做个储蓄的计划来提醒自己了。

  2、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向家里骗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我家在县城,但父母为了我能有更好的教育,把我送到市里读书。当时身边城里的孩子大多是衣着光鲜,身上携带的.数码产品既漂亮,功能丰又丰富。心里是挺羡慕他们的。我想,很多从县城到城里,或者从中小城市到经济更发达的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多少也会有跟我相似的感受吧。但我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不被欲望所迷惑,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和良好的修养。

  在我读的几所学校里,学生偷盗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其中很大部分人就是没有把握好自己的物欲,在虚荣、攀比的心理作用下,做出了违纪违法的行为。每每听到因为盗窃而记过处分的消息,我心中惋惜多过了愤怒,鄙视。大多女孩都想在最美丽的年龄穿漂亮衣裳,大多的男生都或多或少的有玩性和征服欲。但欲望的实现必须是合理合法的。处在学习年龄段的我们,应该对知识、技能有更多的需求。

  3、恋爱支出过度

  大多大学生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而且物质投入是维持情感的保证,甚至可以说“没有钱你就不要谈恋爱”。

  不计算采购节日礼物的费用,光就平时约会的餐饮费,娱乐活动的消费,平时煲电话粥积累下的“巨额”,相信数额也不小了。若是再追求好的服务,浪漫的环境,或者异地交流所必需的路费等,超额支出恐怕在所难免了。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总结:通过观察、交流和归纳,我不仅了解到周围同学的消费观及消费理念,正确定位自己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消费水平,同时也认识到我们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生活方式,才能为我们将来的生活负责,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热门调查报告范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