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隐患整改报告 篇1
一、现状:因“缺”生“堵”
据统计,目前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39.6万人(户籍登记口径为27万人),建成区面积51.9平方公里(包括经济开发区),城市人口密度为0.76万人/平方公里。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城市人口密度在1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均适宜居住。不但不该导致拥挤,还应非常适宜人居。深究其因,属于因“缺”生“堵”。从城市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三缺”:
一缺市政基础设施。城区主、次干道总体分布合理,主干道总长52.8公里,但城市支路缺乏,支路路网密度为0.44公里/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标准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的11%,再加上城区“断头路”较多、大型停车场较少,成为城市交通“添堵”的主因。采取错开公交停靠、规范车辆通行等措施,或许能缓解交通堵塞,但治标不治本。此外,城区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共有垃圾收集、转运站17座,服务半径和设置总数不到标准的一半;城市公厕55座,约1400人/ 座,相当于国家标准(2500-3000人/ 座)的46.7%,并且老城多、新区少,分布不均匀,极不便利。
二缺文化教育设施。城区18所小学、10所中学的在校学生7.23万人、校园占地面积10.73万m2,总建筑面积为40.38万m2,其中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30.28万m2,人均规划用地仅为0.27 m2,人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为0.76m2,分别为标准面积(2.4m2/人和1.2m2/人)的11%和 63%。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设施严重紧缺,再加上师资力量限制、片区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行,“大班”现象严重,班级超员率85%以上。大型综合类书店3个,图书馆尚属借地(暂借青少年科技馆)运行,博物馆仅2900 m2,电影院总座席20xx个,群艺馆年久失修,文化馆改作它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性展览馆暂缺等等,文化教育和图书展览类建筑大都集聚在老城区,且规模偏小,甚至缺失,难以满足综合教育、对外宣传、文化展览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三缺医疗卫生设施。城区各类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站)54个,医院床位3025床,相当于7.6床/千人,刚好达到城市现状人口的需求水平。医疗机构用地20.74公顷,人均不足0.6 m2,只相当于人均标准(0.7-0.9m2,)的67%。7所综合性医院有半数以上分布在老城区,空间布局极不均衡,而在未来几年内,城市人口将大量移居新区,势必导致“迁徙式”看病就医,难于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以上仅为当前状况,如果城市增至50万人口,情况更为糟糕。
二、发展:“危”中存“机”
20xx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面近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买者观望、卖者滞销,房市走势必将继续低迷,依靠招商引资建城、发展房地产业增收基本没有可能。然而,国家拉动内需的强硬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不啻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稳定建筑行业增收的绝好机遇。主要表现为“三最”:
一是立项最易。中央采取扩大投资需求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并计划在20xx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创造了宽松的城市建设融资环境。比如:省财政今年将安排6000万元,支持城市义务教育“大班改小班”。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我们政策方向把得准、项目申报行动快,极易得到上级支持。
二是需求最急。加快城市道路、医院、学校和博物馆、文化中心等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便利群众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人口倍增计划的配套举措,更是创建宜居城市的关键所在。如果将医院、学校等建成地标性建筑,将道路、桥梁等建成景观化设施,能够大大改善片区环境,聚旺城市人气和商气。
三是时机最佳。一方面,目前钢材价格每吨约3800元,同比下降30%;水泥每吨约300元,同比下降11.8%,其他建筑材料也都相应下降,外出打工人员逐步回流等等,无论是建材成本、用工成本,还是劳力支持,都十分有利于建设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另一方面,随着投资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商住楼的投资风险大增,而道路、桥梁、医院、学校等城市设施的投资回报过硬,风险相对较小,越来越得到民间投资者青睐。
三、对策:顺“势”求“为”
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基本明朗。面临新形势,面对新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宜居”搞城建,立足“赶超”兴产业,顺势而谋,奋力而为,切实做到“三抓”:
一抓项目调研和储备。由政府牵头,组织城市建设、国土资源、文教卫生等相关部门,统一对城市设施情况开展调研,详细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情况,并对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宜居城市创建的要求,分析论证到底什么不足、什么暂缺,先建什么、后补什么,建立起完备的城市功能设施项目储备库,避免盲目建设。
二抓项目包装和公关。紧密对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倾向,用足用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查漏补缺,按照轻重缓急,科学策划,精心包装,对道路桥梁、文教卫生等功能性城建项目,不仅要进得了项目笼子,还要达到包装深度,真正花小钱、办大事。出台必要的激励措施,鼓励部门公关项目,全面出击、全力以赴,不停向外跑、努力向上争,使得跑项争资工作成为大气候、大舞台和大考验。
三抓项目运作及建设。努力做好“三争”工作,妥善解决城建项目的资金“瓶颈”问题。一争上级支持,通过报建对接项目,争取上级对城市建设的政策性投资,无本得力;二争银行信贷,使用储备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源作抵押,积极向银行争取贷款,融资建城。三争民间投入,采取减免规费、捆绑经营等灵活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积极投向中小学校、文化馆所等城建设施项目,借船出海。此外,对于已经立项批复的城建项目,要实行项目责任制,确保尽早动工、尽力建设、尽快出效。
道路隐患整改报告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的通知》(双府函〔20xx〕10号)和《关于印发xx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六项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双整办〔20xx〕2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xx县政府安委会20xx年安全生产活动有关安排,我局组织了对全县涉及机动车(含整车和改装车)生产企业、改装企业及配套企业的安全隐患大检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按照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市经信委xx县整治办对该项工作的要求,专门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xx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任务推荐一览表》进行了任务分解,我局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企业现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各镇(街道)、各相关企业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和落实整改措施。同时根据《xx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调整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的通知》(双经信〔20xx〕303号)文件要求,对全县涉及机动车(含整车和改装车)生产企业、改装企业及配套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人员的配备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等。
二、层层落实,全面展开
一是着力开展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为扎实落实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我局安排专人配合县整治办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机动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杜绝违法车辆改装生产,全力把好生产源头关。为进一步加大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力度,确保机动车生产、改装、配套行业生产形势的稳定,供给市场产品达标,在此次检查活动开展过程中,我局安排专人与县安监局、西航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镇(街道)经发办、安办人员分5次对全县12个镇(街道)12户企业进行了现场抽查。共检查企业12家,其中机动车改装车生产企业2家、配套企业10家,共计查处一般安全隐患3处,已整改3处,提出限期整改措施1条,违法改装企业1家(xx市高荣华龙实业有限公司车厢违规超高);检查组重点针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标识不明、不按照国家标准改装等提出整改要求,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对整改不达标的要求取缔关闭。通过检查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努力从源头消除机动车安全事故隐患。同时,针对安全事故多发的现状,制定了《xx县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告知书》,及时发放至各重点企业,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三无”工业企业治理。按照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要求部署,全面抢抓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对全县涉及机动车生产、改装、配套的“三无”企业进行了清理,按照《xx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三无”工业企业分类处置的实施方案》(双委办〔20xx〕71号)文件精神,分类处置辖区内的“三无”工业企业。截至目前,全县所有“三无”工业企业均已断电停产,90%已清空办理,其中涉及机动车配套、改装的“三无”企业均已取缔关闭。
三是认真做好机动车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按照县安监局的统一安排,我局积极派员参加了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宣传咨询活动,设立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咨询点,及时发放了《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案例选编》等宣传资料,组织县内机动车生产、改装、配套企业人员学习车辆安全事故案例。在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活动期间,我局要求各重点企业在厂区、生活区设立安全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学习典型案例、图片展览、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培训,营造我县工业系统广大员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浓厚主题氛围。
三、及时总结,明确重点
通过历时半年的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也暴露出目前机动车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安全生产操作程序上没有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尤其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缺陷,对自身所在岗位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度不够。
二是有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与市、县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量、经费装备还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我们抽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与承担的安全管理任务不相适应。
我局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大对机动车生产、改装、配套企业生产督查力度,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相关文件要求,做到隐患检查上报及时,隐患整改措施有力;努力推进县和镇(街道)两级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同时加强对镇(街道)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共同努力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证我县工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道路隐患整改报告 篇3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全力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根据九安办〔20__〕41号文件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工作,以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为主要目的,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全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以“从严管理”为突破口,抓管理,抓整治,抓落实,彻底改变了全镇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一、狠抓落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的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整治方案,实行领导包片、责任到人等工作责任制,形成政府领导、大家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镇政府与各村(社区)签订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与农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43份,落实10名劝导员,对道路交通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制止,批评教育,对重点路段的警示牌设立进行维护、巡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
二、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我镇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召开会议、农民夜校、del显示屏播放、走村串户等多种宣传手段,深入辖区的学校、各村(社区)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悬挂宣传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了交通安全知识,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强化执法力度,加强安全管理口
由城关交警中队牵头,我镇道路交通协管员配合,在清平三村至拔拉沟村通村道路上设卡,加强对报废车辆、无牌无证车辆、农用车载人违法行为的打击,杜绝报废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全年中共检查车辆132辆,查处摩托车未带头盔24余人,小型载客车超员2人、拖拉机不按规定载人7人。全部得到了整治,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开展道路隐患大排查
特别是高半山两个村,在汛期中,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边坡塌方、路基塌方、路面塌方和山体塌方的隐患路段,设立警示牌,布置警示线,通过做包坎,加强路基巩固,及时进行清理,确保了道路的畅通。清平三村通村公路至拔拉沟村为重点路段,积极开展巡逻工作。针对易滑坡、岔路口、塌方的地方,专门派出巡逻人员。各村(社区)、实行汛期值班制度,在汛期严格执行请消假制度,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畅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当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实做好。
(二)加强协作,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村(社区)、单位作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组织开展好本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做好联合检查。主动沟通,及时互通情况.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全面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充分发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新机制的作用,全力促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推动我镇交通管理工作的正规化、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城乡道路安全态势平稳、通行效率提高、执法服务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择部门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共同营造和谐、文明、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